勤奋、严谨、儒雅、温和……这是学生们对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树峰的评价。他带领学生在化学领域里躬耕不辍,不仅做创新路上的引路人,更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青年学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在言传身教中点燃他们心中的化学之火,“催化”他们成长成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有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探索真知。陈树峰特别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将课程育人与科研育人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创新训练。苑星宇是陈树峰的博士生,硕士期间在陈树峰组做课题。读硕士时,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化学实验反应一直失败,这让他产生了挫败感,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细心的陈树峰发现了他的低落,开导他说:“课题研究总是在不停的试错中找到正确的实验路线。虽然近期的工作没有突破性进展,但文献的积累和对反应的分析都是自身能力的叠加,坚持下去才会有所突破。”在陈树峰的耐心指导下,苑星宇信心倍增,最终获得了相关课题研究的成功。在课题组,陈树峰不仅是前行的引路人,他更像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团结和睦,相亲相爱。
“我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有分量的成果是培养人才。”在陈树峰实验室从事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和参加毕业论文研究的大多数本科生,都被保送或者考入985高校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许多硕士研究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生有在高校工作的、有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在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下,学生们纷纷投身化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如今,陈树峰已培养了60余名优秀硕博研究生,学生们遍布于全国各地。他们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制药公司任职,在各行业各领域作为骨干成员发光发热。这是陈树峰最引以为傲的育人成果、最宝贵的财富。
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目前是化学化工行业的主导产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煤化工下游产品高值化利用、发展精细化工以及注重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陈树峰课题组围绕自治区优势资源及重点产业,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特别是精细化学品和药物前体分子设计合成及煤基化学品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区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仍然不足,我的一个研究方向是煤基化学品高值化利用,正好与自治区的行业发展相契合,因此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为相关行业培育高水平人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陈树峰说。
多年来坚守科研教学一线,陈树峰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先后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等奖项,并入选多个人才计划。“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快,我所从事的化工学科建设也推进得相当快。这是机遇,更是挑战。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要跟上前行的步伐,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课程,培育高质量人才。”陈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