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记者  申铖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传递出宏观政策更好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明确信号。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迫切需要以更加有为、更加精准的宏观政策来应对。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开准药方”,尤为重要。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统筹用优用准政策“工具箱”。围绕全方位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要更加精准、更加给力。应统筹运用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还要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确保财政资金的“真金白银”加快落地、落到实地。持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国计民生关键处。“能否有效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应成为检验相关部门工作的一把标尺,持续加强对政策实施情况的动态评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资金切实惠企利民。

  充分发挥政策效能,还要进一步加强预期管理,帮助社会公众更好理解各项政策举措,把握好政策节奏,让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更加匹配,推动经济增长和预期改善之间的良性循环。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时酝酿、因势推出,让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更有力效用,确保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新增贷款流向哪些领域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财政打出“组合拳”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十四五”以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累计下达边疆省区252亿元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医药工业“链”上数智化!7部门发文释放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