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演出与城市双向奔赴

  ◎王英

  不久前,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活动现场,呼和浩特接过2026中国演出交易会会旗,向全国各地演出界同仁发出邀请。从周杰伦、张杰、邓紫棋等歌手的演唱会带动青城文旅火爆出圈,到斩获国家级演出交易会举办地资格,呼和浩特正以全新的姿态杀入中国演出产业圈层。

  过去,呼和浩特对文旅资源的开发多局限于草原风光、文博场馆、民俗体验等,而如今呼和浩特将演唱会、博博会等文化活动视为撬动城市发展的支点,作为带动文旅消费升级、提升城市知名度的“超级引擎”。从演唱会周边交通接驳到特色旅游线路串联,从文创产品的开发到商圈景区的联动,呼和浩特让歌迷在享受视听盛宴前后,还能沉浸式体验草原风情,实现文化消费与旅游经济的双向赋能。

  为保障演唱会顺利举办,多部门联合行动,遇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不仅延长公交、地铁服务时间,还加大了对餐饮住宿业的检查监管力度;现场不仅有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一大群志愿者全力为歌迷提供服务。这种“保姆级”的服务,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与企业的高效协同,形成了从审批到落地的“绿色通道”,大幅缩短演唱会项目筹备周期,展现出强大的执行能力与服务诚意。

  当然,能获得2026中国演出交易会举办地资格,呼和浩特靠的不仅是几场演唱会的火爆,还有对演出产业生态的精心培育。出台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优质演艺资源,与头部演出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呼和浩特不断探索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路径,给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一场演唱会到国家级的行业盛会,呼和浩特用实践证明,在文旅融合的新赛道上,只要敢于突破、善于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多元文化,以高效务实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就一定能让文化资源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推动城市崛起的阶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经济周看
勇当改革创新躬身入局者
“假俗乱”的讲解怎么破
辣语
多措并举促发展
别让老年人沉迷直播间
谨防知识付费被套路
“小客厅”撬动基层大治理
让演出与城市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