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焕发博物馆持久活力

  □袁宝年

  内蒙古博物院推出“北疆文脉·新启未来”主题活动,将“10平米”博物馆植入城市商圈,给市民带来文物创意展示和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呼和浩特博物馆,“时空密令”沉浸式剧情体验活动让游客化身“时空探索者”,在博物馆完成烧脑任务;在鄂尔多斯开往集宁城际列车上,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团队通过历史文化讲解、非遗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列车变身“移动博物馆”。这些别出心裁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博物馆传统的空间边界,让北疆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

  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全区各地各级博物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精心组织举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市民一同探索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无限可能。这些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演绎,更彰显了博物馆在时代浪潮中主动求变、积极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当前,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展陈形式、互动体验和文化传播方式等有了更多新期待和新要求。传统的展陈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人们渴望在博物馆中获得沉浸式、参与式的深度体验。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博物馆重塑展览方式、丰富观众体验等带来了机遇。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聚焦非遗活态传承、数字化创新突破与青年力量注入三大分主题,不仅是对博物馆在时代变革中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精准洞察,也是对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

  博物馆的未来,不仅是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更是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共生。在数字化转型与文化创新的浪潮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理应与时代同频共振,通过活化利用文物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满足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守护,为文脉传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活力,让博物馆焕发出更加持久和迷人的吸引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习近平向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 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前4月我区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文化的“存储卡” 精神的“助推器”
政企研共话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
让博物馆成为世界读懂北疆文化的窗口
高铁上的“移动博物馆”
自治区财政2.87亿余元支持文旅融合发展
焕发博物馆持久活力
大型现代吕剧《长调悠悠》在山东省滨州首演
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科左后旗筑牢绿色屏障持续释放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