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乌海

帮助1215家企业重塑信用

  本报乌海5月18日电  (记者 郝飚)5月16日,记者从乌海市诚信建设工程专项组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乌海市打出一套助企信用修复“组合拳”,努力让失信企业重获“信用身份证”。目前,已累计修复行政处罚2118条,帮助1215家企业重塑信用。

  乌海市实施包容审慎信用监管机制,建起“全周期、全链条”信用修复服务体系,在制度设计层面,适用简易程序的警告、通报批评及单次3000元以下罚款等轻微违法行为纳入“免公示清单”,实现信用惩戒的精准分类施策,充分彰显柔性执法理念。

  同时,该市在严格监管与暖心服务间寻找平衡点,创新《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双书同达”机制。行政执法部门在送达处罚决定时同步发放修复告知书,既亮“红牌”也指“出路”,让企业在接受处罚时就能获得“信用止损指南”。针对6次以上受罚企业建立提示、警示、约谈机制,安排专人对企业信用修复流程进行指导,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服务流程优化方面,该市突破传统被动受理模式,创造性构建“信用修复二阶递进”工作机制:帮扶辅导定制,针对不同失信行为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提供“一对一”申报指导;办理通道提速,创新“双线并行”审核机制,信用修复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经统计,该项改革实施后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合规率持续保持100%。

  乌海市开展信用修复助企行动,创新建立了信用修复项目储备库,通过政策梳理、前置服务、数据共享三大举措,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提前开展信用“健康筛查”。目前已有入库重点企业80家,对存在失信风险的企业“点对点”推送修复提醒,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巴彦淖尔 河套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接壤边缘,演绎出一场——~~~
鄂尔多斯~~~
乌海~~~
包头~~~
阿拉善~~~
通辽~~~
呼伦贝尔~~~
呼和浩特~~~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理应如此
   第08版:盟市专线
人进沙退的变奏曲
一储能项目正式启动小批量生产
帮助1215家企业重塑信用
加快打造中国储能之都
节庆活动 炫彩旅游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春耕
根治“空中蜘蛛网”
王老开和他的“羊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