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国防教育“轻骑兵”来了

  □本报记者  薛晓芳  通讯员  李志军

  “我手中拿的是突击步枪模型,这里的握把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便于精准操控……”5月26日,在乌海市国防教育基地,民兵讲解员杨朝辉正手持突击步枪模型,为参观群众生动讲解武器装备知识。

  这一幕正是乌海军分区创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乌海军分区聚焦新时代国防教育需求,积极探索“军地联培、岗位练兵”新模式,重点培养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和民兵骨干担任国防教育宣传员,锻造出一支优秀的国防教育“轻骑兵”队伍,为基层国防教育注入新活力。

  “要让民兵成为国防教育的生力军,必须创新培养模式。”乌海军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军分区联合乌海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等部门,构建了“理论授课+实践锻炼+比武竞赛”的培养体系,每年定期组织国防教育专题培训。培训中,军队院校专家带来前沿军事理论,优秀政治教员示范专业讲解技巧,全方位提升民兵队伍的军事素养和宣讲技能。同时,乌海军分区以“以赛促训”为抓手,联合地方多次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比武竞赛,设置军事知识考核、现场讲解展示等环节。杨朝辉就是在这样的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宣讲员,他创新的“三维讲解法”,将图片、音频、实物模拟巧妙结合,使国防教育更加生动直观。

  在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基层一线方面,乌海军分区充分发挥民兵队伍优势,让国防教育走进社区、学校和厂矿企业。在社区,宣讲员结合“国防教育大讲堂”,用方言讲述强军故事;在学校,组织开展“国防主题班会”,通过武器装备模型展示,激发青少年爱国爱军热情;在厂矿企业,开展“送国防知识到岗位”活动。

  为扩大教育覆盖面,乌海军分区创新打造“流动国防教育馆”,组织宣讲骨干将国防知识送到偏远地区,并在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民兵宣讲点,利用节假日开展互动宣讲。同时,录制了“强军故事汇”系列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单期点击量突破万次,有效拓展了国防教育的时空维度。

  在乌海军分区的系统培养下,国防教育“轻骑兵”队伍不断壮大。近5年来,宣讲团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今后,该军分区将深化“军地联培”机制,每年新培养20名宣讲骨干,开发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国防教育课程,加大新媒体平台运用力度,让国防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为祖国北疆国防教育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巴彦淖尔
   第07版:乌兰察布
   第08版:社会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盟市专线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戈壁上,那一株株劲挺的“胡杨”
学思践悟强本领 加钢淬火练精兵
点验!吹响民兵“集结号”
国防教育“轻骑兵”来了
比武场上,政治教员“拭剑争锋”
军营广播:声波里的强军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