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文明种子播撒成荫 幸福之花竞相绽放

海南城区。
全民国防教育活动进校园。
表彰文明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激发群众践行文明的内生动力。
海南区赛汗乌素村保护黄河志愿服务队沿河捡拾垃圾。
2025年乌海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海南区启动。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郝飚 闫振  庞通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新绘的文明彩绘墙、照进黄河西行客栈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时,海南区用文明“拔节生长”的声音回应着“文明的高度该如何丈量”的时代之问。在这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尺不仅镌刻在熠熠生辉的奖杯上,更深深印在人民群众绽放的笑靥中。行走在海南区的大街小巷,“拔节声”此起彼伏:那是街角口袋公园孩童追逐嬉戏的脆响,是千家万户窗棂间溢出的书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星河灿烂的身边好人群像……海南区用久久为功的韧劲,将文明的种子播撒成参天绿荫,让广大城乡居民既是浇灌文明之树的园丁,又是栖息其间的百灵,在年轮与拔节的交响中,谱写出“润物无声处,枝叶总关情”的文明诗篇。

  价值引领立德树人  文明培育入脑入心

  近日,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好人榜”发布仪式上,乌海市推荐的陈军(已故)荣获“内蒙古好人”称号。

  陈军,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三河村民小组村民。2024年8月8日,一场暴雨让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的河滩地水位急速上涨,眼看就要漫过河滩,威胁沿河4户农区居民牲畜安全。陈军接到求助电话后,毫不犹豫放下手中农活赶赴现场,帮助大家转移羊群。面对湍急的水流,他奋力将两户居民的两拨羊群转移到安全区,在试图转移第三拨羊群时,羊群受惊往深水区乱窜,他顾不上个人安危,奋力前往深水区救羊,水流愈发湍急,将他卷入河水中,周围村民纷纷赶来救援,却未能挽回他的生命。陈军肯吃苦、能奋斗,是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平日里,谁家要是需要帮忙,不管大小事,只要一招呼,他就算放下自己家的活不干,也要去帮助别人。如今,受陈军影响,越来越多村民加入互帮互助的队伍中,在整个乡野营造出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近年来,海南区以榜样为鉴,引领风华,打造“好人之城”,共计推出自治区道德模范7人(组)、内蒙古好人21人(组)、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5人,122人被评为市级模范典型。发动各单位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基层宣讲活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风尚在城乡间澎湃涌动。

  海南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作用,依托“同心圆”“榜样的力量”“板凳宣讲”等特色宣讲队伍,采取“文艺+宣讲”“网络微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方式,精准开展基层宣讲3000余场次,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中激发道德情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

  海南区坚持以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思想。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宵花市灯如昼,端午佳节粽飘香,月圆中秋庆团圆,九九重阳传孝道……人民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魅力;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十一”升国旗仪式、“全民国防教育日”启动仪式等主题活动,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以情聚力,在春风化雨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让文明新风吹拂城乡每个角落,激荡起新时代向善向上的力量。

  创新举措深化内涵  文明实践汇聚力量

  日前,由海南区文明办、拉僧仲街道办事处、康泰社区举办的“文明集市沐新风·服务群众零距离”主题活动在海南区运动公园东侧举行。活动以“文明集市”为载体,整合辖区资源、凝聚公益力量,通过“一站式”惠民服务与特色展销,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文明新风的温度与活力。

  集市现场,政策宣传岗通过“有奖问答”“趣味互动”的方式,让文明养犬、垃圾分类、诚信建设等理念悄然浸润人心;设立“就业需求登记点”,为居民提供岗位咨询与技能培训信息,助力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中医义诊、眼科筛查、街头义剪等公益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幸福邮箱”化身民意直通车,倾听群众诉求,架起党群“连心桥”。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纷纷点赞:“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真是贴心又方便。”

  紧扣群众需求、延伸服务链条、盘活各类资源。近年来,海南区大力推进25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黄河西行客栈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实现阵地全面升级;培育“荧光微炬”“筑梦北疆  遇鉴文明”等文明实践品牌,在寒暑假开展“为小”文明实践活动百余场,联合各所(站)开展送清凉、关爱新业态人员等活动万余次,在此基础上发掘高质量文明实践项目,培育自治区级文明实践项目5个、市级文明实践项目7个,文明实践在基层开花结果。

  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海南区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5项工作任务,组织各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传文明·送科技”“文明实践·助学育人”“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活动数万场,文明实践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

  全力推动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相融互促。海南区采用活动申报的方式不定期为各镇(街道)文明团结超市配发物资,经验案例《念好“九字诀”  三曲连唱奏响文明婚俗“最强音”》被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权威刊物《精神文明导刊》刊登,2个移风易俗案例入选自治区“移风易俗故事汇”活动,海南区委宣传部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优秀组织奖,移风易俗成效初显。

  围绕中心服务群众  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城,所以盛民也。”文明城市创建,说到底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生活。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海南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先后完成黄河集贸市场、金海集贸市场、滨河便民市场创城标准化改造,完成20余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施划公共停车位2万余个,清理“僵尸车”50余辆,清除卫生死角1000余处,对建成区43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对38类191个主要创城实地测评点位进行创城标准化改造;突出创建为民惠民、靠民育民的工作导向,持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域创建、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练内功、补短板,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增效。

  持续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文明引导行动。增设2条交通“严管街”,开展电动车驾乘人员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及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300余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200余次、景点安全生产专项检查80余次、文化市场检查600余次;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等文明引导活动,广泛开展“一盔一带”“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等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市民素质,改善生活品质。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引领,不断加大各级各类文明创建力度,目前,海南区创成各级文明校园7所、文明村镇10个、文明单位49家、文明社区(小区)41个、文明家庭89户,树起文明创建标杆,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文明年轮生长时,满城尽是拔节声。回首过去,海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海南区精神文明战线正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今后,海南区将秉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工作作风,以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成果,惠及生活点滴,收获群众认可。

  (本版图片均由海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乌海·海南区
文明种子播撒成荫 幸福之花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