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构建全链条碳计量体系

  □本报记者  李国萍

  “最近我们正全力以赴解决碳计量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信、可溯源的关键共性问题。”连日来,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的技术攻关团队,在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某电厂的现场施工,正加紧开展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核算法比对研究。

  自2022年5月获批筹建全国首家碳计量中心以来,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陆续在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应用计量技术研究、碳计量数字化监测平台建设、标准制修订等多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12月,该中心首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碳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的NQI协同创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立项,目前正在围绕提升碳交易和碳足迹数据可靠性,解决碳数据实现精准计量、等效一致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4个要素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构建具备现实应用价值的闭环数据保障体系,以此服务我国碳交易市场和产品碳足迹管理,提高国际认可度。

  2024年底建成的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实验室,检测能力覆盖煤质工业分析、元素检测等50余项关键参数,累计完成了74批次重点排放单位煤样品检查任务。建成的“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已初步实现部分行业碳排放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精准监测。作为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在内蒙古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重要载体,监测系统通过基础数据收集和整合碳足迹核算模型,为建立统一的碳标识认证体系提供了技术基础,助力企业提升低碳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陆续形成《行业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行业领域碳排放(碳汇)量计量监测实施方案》等系列成果,以创新驱动抢占碳计量科技制高点,助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先锋
   第08版:盟市专线
   第09版:出彩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我区为鸟类等野生 动物提供有效保护
守护“仰望星空”的权利
火情无常 防线永固
内蒙古发文规范生态 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柠条花海锁沙“建奇功”
构建全链条碳计量体系
孝庄河入选2025年 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流动沙丘披上“绿铠甲”
行河道峡谷 阅自然奇观
呼和浩特市湿地 总面积达到57.3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