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雪龙2”号过赤道,救下一船人!

  11月11日,考察队将求救船只转移至“雪龙2”号。摄影/新华社记者 周 圆
  11月10日晚,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中)部署工作。摄影/新华社记者 周 圆
  近日,正在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了赤道,就在考察队员举行纪念活动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艘载有4名外籍渔民的渔船正在求救。“雪龙2”号当即决定中断既定航程,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历时近33小时,被困渔民终于成功获救。

  外籍渔民被困  海上漂泊9小时

  每一次“雪龙2”号穿越赤道,船上都会举行传统纪念活动拔河。11月10日,就在大家都沉浸在比赛中时,驾驶室值班人员突然发现了异常情况。“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小黑点,靠近后看到有人挥动着黄色衣服,很明显是一个求救的信息。”

  驾驶台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了船长,船长了解情况后立即采取减速停船措施,随后考察队副领队也来到驾驶台,与船长商议决定两船先保持一定距离,进一步确定求救船只情况。

  经过观察,“雪龙2”号确认了求救船只长约12米、疑似失去动力、船上有4名人员这些基本信息,但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判断具体情况。“雪龙2”号一边做好伤员应急救治准备,一边慢慢靠近求救船只,并派出无人机近距离观察情况。通过无人机近距离拍摄的画面,考察队确认了船上人员的状态基本稳定,大家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慢慢放松下来。

  当天下午4点40分,“雪龙2”号左舷靠上求救船只。经过沟通得知,求救船只的4名人员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渔民,原计划由埃米劳岛前往居住地卡维恩,途中油料和蓄电池耗尽,失去动力,已经在海上漂泊了9个小时。

  随后,“雪龙2”号船员第一时间给求救船只投放了水和食物,并提供了柴油,还把蓄电池都充满了电。

  “连船带人”转移  历经33小时终获救

  就在大家都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求救船只的发动机始终无法成功点火。考察队又尝试了提供直流电和新的蓄电池等多种方法,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怀疑出现了发动机故障。此时,距离救援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天色渐黑,救援陷入了僵局。

  经过商量,考察队向当地海事搜救部门进行了报告,建议安排救援船只,同时安排求救船只的一名代表登船和家属进行电话沟通,并通过家属联系到求救人员居住地的救援组织。

  第二天上午7时,救援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一夜的等待,让“雪龙2”号一直在随波向东漂移,距离规划航道已经偏离了50海里。7时30分,当地搜救部门回信,救援船舶正在准备,7小时之后可以到达。然而到了下午2时,考察队却突然接到信息,救援船舶无法到达。

  再这样等下去,整个考察任务都可能受到影响。考察队当即决定,将求救船只和人员转移至“雪龙2”号,运送他们回家。经过救援,所有被困人员安全登上“雪龙2”号,求救船只也被吊运到“雪龙2”号的尾部甲板。此时,原本阴雨的天空放晴,一道彩虹挂在天边,“雪龙2”号重新起航。

  经过5个小时的航行,“雪龙2”号将被救人员和船只运抵指定的位置,并给他们配备了衣物以及必要的防护装备。这场长达33个小时的救援最终成功结束,“雪龙2”号也重新起航,前往它最终的目的地——南极。

  在这场救援中,考察队员既展现了专业的能力,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雪龙2”号点赞!

  (据央视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策划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风铃
   第07版:文化看点
   第08版:广告
“雪龙2”号过赤道,救下一船人!
以军在加沙地带 北部沙提难民营展开行动
公安部就电诈违法犯罪惩戒办法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