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唐代女诗人:满腹才华 不让须眉

  唐代卢媚娘画像
  说起中国文学史上的才女诗(词)人,人们会想到宋代的李清照。其实唐代出类拔萃的女诗人也不在少数,有李冶、薛涛、卢媚娘、鱼玄机、卓英英等人,称得上群星璀璨。

  本文依齿序介绍李冶、薛涛、卢媚娘、鱼玄机等人,一同品读她们的诗作。

  李冶,字季兰,浙江吴兴人。容貌俊美,善弹琴,工格律。从小就显露诗才,6岁写有这样的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李冶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遣怀之作。她的《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该诗描绘佳人于清冷月光下,独守空楼,素手抚琴的场景,实为诗人自身怀春不得,孤寂凄冷的写照。

  薛涛,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史载,薛涛姿容秀丽,生性敏慧,多才艺。一日,其父在庭院梧桐树下纳凉,有所悟,便吟诵道:“庭院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口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格律工整,意境高雅。那一年她8岁。

  16岁时,薛涛受剑南西川节度使、诗人韦皋赏识,入乐籍,赋诗侑酒(“侑”音yòu ,意为劝酒助兴)。薛涛不拘小节,后来得罪了一些权贵,招致节度使韦皋不满,将她外放到与吐蕃接壤的松州军营。寂寞中,薛涛赋诗抒怀,《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最具代表性。

  其一为: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陇”是甘肃的旧称,这里指松州。“陇头儿”,指驻守在那里的戍卒。其大意是说,在令公府吟唱的雅乐“筵上曲”,今日羞于唱给守边的士兵听。塞外边城严酷的环境,与昔日令公府灯红酒绿筵宴高歌的景象鲜明对照,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

  其二为: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吐蕃违反与朝廷的誓约,边境敌情险恶,但有韦令公的责罚在,薛涛虽视松州如畏途,却怎敢不往?薛涛由荣华富贵跌入人生谷底,五味杂陈的心曲可想而知。

  卢媚娘,南海(今广州番禺)人。史载,卢媚娘美艳绝伦,初生眉如线细,原名“眉娘”。幼而慧悟,工巧无比,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

  卢媚娘致卓英英的两首诗,可见其文采和超脱的思想性格。

  其一为《和卓英英锦城春望》:

  蚕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香尘。

  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

  其二为《和卓英英理笙》: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卢媚娘心中明朗灿烂,绝无凡俗女子心中的孤寂、落寞。在她看来,只要在闺阁中将笙吹奏熟练,必会感动太白仙子下凡传授修仙之道,与子晋(王子乔,字子晋,喜吹笙作凤凰鸣)为伴合奏吹笙的愿景。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长安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好读书,喜吟诗。

  鱼玄机天性活泼,才思敏捷,常以赋诗遣兴。一首《浣纱庙》,落笔千钧,掷地有声: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鱼玄机游览西施故里苎萝山浣纱庙,回顾吴越浣纱女西施故事,抚今思昔不胜感慨。这首诗荡气回肠,抒情不见儿女情长,又具李清照诗词之豪气。

  另一首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据《唐才子传》记载,春光明媚的一天,鱼玄机游长安崇真观,恰遇新科进士们在壁上题诗留名。她见了羡慕不已,满怀感慨地题下了这首七绝以抒心志:罗衣女子即使满腹诗书,也只能望榜空叹!

  纵观唐代才女,杰作频出,即使抒发儿女之情,也不甘人下,不让须眉之豪气。(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视觉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看点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体坛
《红楼梦》中的清明
唐代女诗人:满腹才华 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