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怀念母亲

  文/林丛中

  时间真快,又快到母亲节了。一转眼我母亲离世已27年,可是母亲的音容笑貌几次在梦中出现。她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母亲走的那天是周日中午,天气晴朗,阳光看上去很是温煦,我捧着碗喂坐在藤椅里的母亲,但是没想到喂第五口时,老人家的头已经低垂下来。任凭我呼喊也没用,无力回天,母亲在一个有阳光的日子里,没有痛苦地走了。

  母亲走了,做儿女的都成了没有“妈妈”可叫的人,从此我再也找不到做孩子的感觉。也许人生的经历真的就是一次次的告别。告别我们爱的,和爱我们的人……有些告别,是新的开始;有些告别,则是永远的结束。以前很平常的哪天,都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和痛。我不需要母亲帮我做什么,只希望还能帮她做点什么,可惜我永远没这机会了。

  记得母亲退休后,就辛苦地操持着家务。那时,我们兄妹仨均已各自成家都有一份公职,平日里忙于工作,只是到了星期天才与母亲一聚。每每看到脸色红润的母亲,便以为她身体健康,孰料病魔早已乘虚而入,潜伏深藏。直至有一日,大妹陪母亲去医院检查被诊断患上了恶性肿瘤,惊得我们目瞪口呆。

  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四处求医问药,但母亲的病情没有好转。原本羸弱的身躯,更是瘦得不成样子。与病魔苦苦搏击了三年多,老人家溘然长逝。这种痛苦的经历,在我一生的记忆中永远不会磨灭。

  生命是个过程。明白人主张“潇洒走一回”,可乘鹤而去的母亲哪里有什么潇洒,只是苦苦地走了一回。那日送走母亲后,一家人心绪难平。追忆母亲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觉得是多么的珍贵难得。想着母亲平日对我们的慈爱,以及含辛茹苦操劳一辈子没享过福,心里就十分难过。

  我太多的记忆,都与母亲有关。她兴奋地谈起我出生那一天的情景,脸上洋溢着看到我时幸福的笑容。母亲是我的导师。如果回忆起来,我的人生第一个老师正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是她首先教会我明辨是非善恶,要靠自己做人,做好人,自立自强。母亲有很多“规矩”,现在看来都是一条条处世的哲学,为人的道理。比如:“吃饭不许掉饭粒”“不可讥笑衣服破旧的人”“爱劳动才会有出息”等等。

  母亲一生节俭,称浪费为“造孽”,对大手大脚简直深恶痛绝。在那个物资极其贫乏的五六十年代,她凭着勤劳和智慧操持着整个家,用心营造家的温馨和欢乐。平时总把好吃的留给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女。我们给母亲一些钱,可她总是不声不响把钱积攒起来,为孙辈们买这买那。母亲爱美,尽管穿着朴素,但总是合体干净,而且也这样要求家里每一个人。我知道,母亲希望自己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清爽的,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也是得体的。

  母亲为人通达,我每次去看望或电话问候,她都说自己很好,当我为她的健康担心时,她都超然地说:有什么可担心的。确实,进入风烛残年的她已经不惧死亡的召唤,她担心的还是子女们的家庭生活境况。

  那天,左邻右舍以及原厂里的工友自发集合来为我母亲送行,从他们哀伤的眼神中看到了我母亲的人缘。几十年来,声名显赫的逝者葬礼,我见得多,而我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平凡的缫丝女工,在人世的最后一程,走得毫不逊色。

  母亲活到70岁,作为长子的我却没有很好地孝敬她。没有给她买过一件礼物,没有祝福过一次她生日快乐,甚至没有一次温暖而简单的问候。每念至此,都如万箭穿心。待明白欠她老人家的情太多太多,却又无法弥补,因此愧疚常常揪着我的心。

  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思念的日子里,那些无根的记忆,总会在泪珠中逐渐显现,许久不忍隐去。母亲,此刻我是多么强烈地感受到您的存在,回味着您曾经给予过的那无穷无尽的浓浓母爱。您的关爱,还时时在我的生活里,一遍遍地陪伴着我,翻洗平淡却又踏实的日子……

  母亲,你一直鼓励我要正直善良、努力多写,儿子在报纸上的这篇文字您在天上能看到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风铃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最想去的地方
怀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