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巴黎,李倩一路势如破竹。预赛中,李倩5:0完胜菲律宾选手巴西亚丹,挺进八强;1/4决赛,李倩4:1战胜来自印度的博尔戈哈因;半决赛,李倩5:0击败澳大利亚选手帕克强势晋级。决赛中,当裁判高高举起李倩的左手,如愿夺冠的她挥舞着拳头尽情释放,一路追梦的艰辛化作泪水淌过脸颊。
2007年,李倩被教练哈达巴特尔慧眼选中,进入内蒙古拳击队,此前的她是一名篮球后卫。转战拳击赛道,李倩凭借其天赋及勤奋迅速爆发。2012年,她几乎包揽了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国内所有冠军。此后,她在世锦赛、亚锦赛、亚运会中夺得金牌。
2016年,李倩在里约首登奥运会赛场,收获女子75公斤级铜牌。东京奥运会,李倩再次代表国家队出战,冲进决赛的她背负着为中国女子拳击夺下奥运首金的期望,这让她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最终遗憾摘银。这枚银牌成了她的心结。“想给所有保障团队一个交代,最后却差了一点,心里很愧疚。”那场决赛后,李倩眼里含着泪花向记者说道。
巴黎奥运会周期,古巴教练团队给中国拳击队带来很多改变,鼓励队员敢于在危险距离做动作,李倩在中近距离的对抗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感觉自己更沉稳,心理上对自己有了更多把控,技术上更具有侵略性。”李倩说。
巴黎夺金圆梦,赛后李倩再次提到了“交代”。“一步步走来,感觉很值得!东京奥运会后想过退役,但还是觉得不甘心。还好我没有放弃,这次弥补了遗憾,是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祖国的交代!”李倩说。从初出茅庐,到中流砥柱,终成定海神针,奥林匹克赛场见证李倩的成长,这一刻,所有曾经的失落与沮丧草芥般飘散在风里。
“李倩太棒了!”“你是我们的骄傲!”……李倩的这枚金牌极具含金量,收获金牌的这一刻,内蒙古重竞技运动中心爆发的欢呼差点儿掀翻屋顶。“李倩的这枚金牌对所有内蒙古运动员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竞体处处长朝鲁说。
内蒙古拳击队1988年成立以来,先后有朝鲁、哈达巴特尔、张小平、孟繁龙、李倩、杨柳6名运动员为国出征,摘得5枚奥运奖牌,其中张小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而李倩的这枚金牌是内蒙古运动员参加境外举办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文/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