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鲁迅的这些绰号 你想不到

  绰号又称为诨名。鲁迅年幼时大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作“胡羊尾巴”。“胡羊尾巴”是绍兴的方言,胡羊原本是北方的一种羊,尾巴短而圆,摆动时很灵巧可爱。鲁迅年幼时个子矮小灵活,穿着红棉袄,拿着和尚木匠给他做的大关刀跑来跑去,像胡羊的尾巴一样可爱,因此得了这样一个绰号。

  1902年4月鲁迅东渡日本到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富士山曾经是一座蕴藏着丰富能量的火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当时在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人数超过两万以上,大多学习法政、铁路和速成师范,目的是为了做官发财。鲁迅很看不起那些留学生,因为他们不求上进、不学无术,头顶上盘着大辫子,把学生制服中的帽子顶得高高耸起,所以鲁迅曾在文中称他们是“形成了一座富士山”。和鲁迅一起的同学听到鲁迅的比喻后笑得喷饭。

  当时有个同学名叫王立才,送了鲁迅一个绰号叫“富士山”,于是“富士山”就成为鲁迅的一个诨名在学生中流传。那是因为鲁迅内心有一股火一样的热情,时时都想喷发出来。

  那时虽然是留学,但各有不同,鲁迅曾说:“现在的留学生是多了,但我总疑心他们大部分是在外国租了房子,关起门来炖牛肉吃的,而且在东京实在也看见过。那时我想:炖牛肉吃,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呢?”

  1909年鲁迅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有个绰号叫“拼命三郎”。当时该校的教职员十之八九是留日归来的,短衣无辫,思想新潮。这年冬天,夏震武接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此人自命理学大儒,封建思想极端顽固,于是鲁迅等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木瓜”。他刚到学堂,就要求时任教务长的许寿裳:一、定某日在礼堂与各教师相见;二、必须各穿按品礼服;还要设立孔子牌位。

  教师们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极为不满,拒绝参礼的形式并全体罢教,向学校提出辞呈,学校只能停课了。于是夏震武一面写信给浙江巡抚请求支持,一面指使一些师生劝诱教员复课。但复课终未成功,夏震武只好辞职。

  在这场风潮中带头的几位被反对派按水浒传中的诨名编排了绰号:许寿裳是“白衣秀士”,鲁迅是“拼命三郎”,张宗祥是“霹雳火”等。可见鲁迅在这场斗争中的大无畏。事后,学校教师回校,学校复课,大家开了一个“木瓜纪念会”,并合影留念。鲁迅的同事张宗祥为这场斗争取名为“木瓜之役”。后来,凡是照片上的人,相遇时都互称“木瓜”,鲁迅自然也被这些同事们戏称为“周木瓜”。

  沈尹默曾回忆,在北京时,鲁迅还有个绰号就叫作“猫头鹰”,因为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因此有人给他起了这个绰号。(据《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九州
   第06版:钩沉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体坛
1900多年前的“字典”,为啥现在还在用?
鲁迅的这些绰号 你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