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方已进入寒冬,不少地方陆续出现了大雪纷飞的场景。冬天,虽然寒冷,但雪很美。冬,是雪的摇篮,雪,是冬的精灵,也是大自然给我们冬天最美的礼物。雪,在寂静的时光里,悄然飘落,宛如一场盛大而又静谧的告白。
雪花的世界里,似乎隐藏着无数的故事。每一片雪花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精灵,它们带着天空的祝福,将世间的喧嚣与纷扰轻轻掩埋。漫步在雪中,听着脚下传来的“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雪在轻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伸手接住一片雪花,感受着它在掌心的清凉与融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小小的雪花,生命如此短暂,却用尽全力,为世界带来片刻的洁白与美丽。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雪花又是什么样子呢?“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句诗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尽显苍茫之美。大如席的雪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对北方的严寒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仙”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使诗句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而在宋代诗人吕本中的眼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他将雪比梅花,又将梅花比雪,赞的是雪花与梅花共有的晶莹和飘逸。“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如此美景,词人却觉 “恼人”,以乐景衬哀情,设下悬念。紧接着,“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记得往年,也是这样的时节,我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整首词先以景起笔,描绘雪梅奇景,继而通过设疑,将情感层层推进,最后直抒胸臆,揭示主题。这种先设下重重迷障,再驱雾排云露出本意的写法,使读者在困惑之后恍然大悟,感情上得到慰藉,也让词更具艺术感染力和韵味,体现出一种含蓄朦胧之美。
同样是拿雪和梅作对比,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其一》则另有一番风味。“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的前两句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梅雪争春的场景,为梅与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使梅和雪的形象更加鲜活。后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巧妙地指出了梅与雪各自的优缺点。诗人以梅雪争春为喻,意在告诫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如梅和雪一样,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短短四句诗,就将梅、雪、人三者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说到以雪拟物,不得不提元代散曲家薛昂夫的那首“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雪花像天宫中仙女洒下的美玉一般晶莹洁白,又似点点杨花,片片鹅毛在空中飞舞。三个比喻,形容了雪的洁白、轻柔、潇洒,仿佛一幅绝美的雪景图在眼前徐徐展开,让读者对雪的形态有了更为深刻和细腻的感受。
冰雪的季节,最令人开心和向往的,便是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12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该赛事将于12月21日在呼伦贝尔市举行。在冰雪季期间,内蒙古各盟市将举办各类群众冰雪赛事活动357项,预计辐射带动800万余人次参与。届时,银装素裹的内蒙古,将张开她宽广的怀抱,拥抱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天降飞雪,总是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在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内心的澄澈与安宁。愿这雪,能永远落在时光的深处,让我们在每一个寒冷的冬日里,都能寻得那一抹诗意与温暖。
最后,再请欣赏一首家喻户晓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本版图片来自新华社、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