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年新愿 未来可期

  00后守桥人张宇辰
  王朋锋对界碑描红
  梁凯利正在准备毕业论文
  沈江(左一)入户为居民送温暖
  赵玉琴正在排练节目
  古木森和他的驯鹿
  王小龙(中)核对出入境司机证件
  李静:新年新气象
  新年伊始,希望每个人都能勇敢追寻内心的梦想,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能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同人群,收集了他们的新年愿望。新的一年,大家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迈出新的步伐,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王朋锋:为祖国守好北大门

  新年前夕,白雪皑皑的中俄边境线上,气温降至-41℃,戍边民警王朋锋和战友们顶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巡边路上,不断注视着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

  “这两天持续下暴雪,原本结冰的路面又覆上一层雪,警车无法快速行驶。此次巡边路程约10公里,途中要经过两座山丘,因积雪太深,只能步行。”王朋锋今年29岁,是驻守在中俄边境的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室韦边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在驻守中俄边境的6年时间里,即便是极寒天气,他们也克服重重困难,守卫着祖国的北大门。

  室韦边境派出所与俄罗斯奥洛契小镇隔水相望,距离额尔古纳市区近200公里。边境派出所的10名民警常年守护着祖国78.07公里的边境线和4554平方公里边境辖区。

  “天气非常冷,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但是我们戍边民警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为祖国守护好北大门。”王朋锋坚定地说,新的一年,他将继续守护边境的安全。他还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

  沈江:继续把居民需求放首位

  新年伊始,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黄旗海镇八大宏社区支部书记兼主任沈江的新年愿望,是继续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居民办实事,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沈江对记者说:“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居民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责任,每一条道路、每一盏路灯、每一件小事都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每办一件实事后,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在为居民办实事上,社区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开展了“光明行”“两癌筛查”“肝胆胰脾”基本健康检查活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并联合当地残联、妇联部门开展了残疾人城乡使用技术培训和妇女技能提升活动,助力特殊人群增技增收。同时,举办李子节活动,引导居民依托庭院优势发展庭院经济,让居民增收。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智慧养老服务,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实实在在的温暖送到居民家中。

  张宇辰:希望铁路线上平平安安

  在黄河内蒙古段,有一座铁路大桥高耸云端,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呼鄂铁路跨黄河特大桥。大桥的背后,默默驻守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呼鄂铁道线上的“守桥人”。

  12月27日,隆冬的土默川平原寒意甚浓。8时,张宇辰和同事从派出所出发,再次走上了他们熟悉的巡桥路。

  张宇辰2000年出生,是托克托东车站派出所民警,24岁的他入警只有两年多。两年并不长,但特殊的职责让他得到了历练,收获了成长。

  呼鄂铁路跨黄河特大桥全长4.91公里,跨越黄河主河道,最高的桥墩高达66米,桥墩最深处水深6米,每天至少有9趟列车通过。张宇辰一周两次对这座大桥进行巡查。每次巡桥,他先开车前往大桥北端,再徒步行走2公里,检查护网、提示牌是否完好。随后,他又驱车30公里到达大桥南端,再徒步2.4公里向黄河南岸巡视。每次往返90多公里、平均耗时4小时。

  大桥上的铁路线是全封闭的,张宇辰无法进入线路内。走路到不了的地方,他就用望远镜观察桥上设备与槽道绑扎情况。寒冬时节,气温常常降至-20℃,张宇辰即使带着厚厚的手套,拿着望远镜的手仍是冻得生疼。辛勤的工作换来的也是出色的成绩,在张宇辰和托克托东车站派出所其他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次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事件。

  张宇辰说:“新的一年,我希望铁路线上平平安安,我将继续守护好呼鄂铁路跨黄河特大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赵玉琴:让社区越来越好

  赵玉琴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四千米社区的名人,75岁的她并没有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为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忙前忙后。

  元旦前夕,记者走进四千米社区乳品厂小区活动室,赵玉琴正组织社区的演员们做元旦晚会的最后一次带妆彩排,她一人身兼晚会总导演、总策划、主持人、电子琴伴奏、演员数职。

  “每年元旦,我们都会为社区居民们表演一台晚会,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多年,今年我们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策划节目。”赵玉琴说,她们不仅有《家和万事兴》《沂蒙颂》等歌颂主旋律的传统节目,也编排了流行歌舞《鹅嫚》、时装秀、脱口秀等节目,还在晚会中穿插了快问快答环节,让居民们热热闹闹地庆祝元旦。

  “2025年我有两个心愿,一个是继续帮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另一个是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赵玉琴说,新的一年,她要和居民一起把小区建设好,还要在三八节、寒暑假、国庆节等通过演出、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让社区越来越好。

  古木森:愿每个驯鹿小崽如春日嫩柳

  古木森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年轻的养鹿人,驯鹿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他的家乡,驯鹿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们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文化的象征。

  每天清晨,阳光洒在营地,古木森便开始忙碌起来。他细心地为驯鹿梳理毛发,每一下都饱含关爱。“驯鹿们早已习惯了我的脚步声,它们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诉说着新一天的期待。”

  古木森告诉记者,每只驯鹿都有独特的性格,有的温顺乖巧,会用鼻子蹭他的手,有的调皮好动,在鹿群里蹦蹦跳跳。养鹿之初,驯鹿的一切对于这个懵懂的少年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多年来他通过勤学善问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在探索中逐渐成长,他希望通过学习积累经验,让驯鹿更好地繁衍生息。这也是古木森最大的心愿。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敖鲁古雅和鄂温克人的历史,古木森做起了“网红”。他用镜头记录下驯鹿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到短视频平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与驯鹿相伴的日子,周而复始,充满希望。”古木森说,新的一年,愿每个驯鹿小崽如春日嫩柳,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王小龙:全力确保口岸安全稳定

  12月25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早晨寒风凛冽,一辆辆载满煤炭的大货车在民警的指挥下,有序驶入执勤现场。“您好,请下车出示证件、接受检查。”一个标准的停车手势,甘其毛都边检站执勤三队副队长王小龙拦下一辆货车,用蒙古语对驾驶员进行例行询问,核对证件信息。身后,执勤民警爬上驾驶室、钻进车底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这样的动作,他们每天都要重复一两百次。

  “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要在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光发热。”这是坚守戈壁25年的王小龙一直追逐的人生目标。今年以来,他先后走访涉外企业30余家,主动征求意见、了解需求,对各企业在通关流程、通关效率等方面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企业在出入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出台司机“一站式”通关等10余项便民利企措施,助力实现口岸日均出入境车辆2400余辆次、平均车辆检查时间缩短至90秒、速度提升50%以上、年过货量突破4000万吨的目标,不断刷新着新纪录。

  甘其毛都口岸是中蒙边境上重要的公路口岸。新年伊始,王小龙满怀期待,期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全力确保口岸安全稳定。同时希望通过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让每一位出入境人员感受到温暖。

  李静:家和业兴再创佳绩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陶思浩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静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丈夫勤劳朴实,儿女勤奋上进,他们一直全力支持她从事村妇联工作。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把自家院子变成了活动场地,组织村里的姐妹们跳广场舞,而她和丈夫则为大家提供服务。就这样,舞蹈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后来的80多人。

  她经常组织村民开展跳舞、歌咏、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在村里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每年年底,都会评选出“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热心公益”“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等家庭典型,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为让村里的姐妹们跟上时代步伐,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李静开始带领姐妹们养殖笨鸡,并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说起新一年的期待,李静信心满满。她的愿望饱含着对家人深深的祝福,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同时,她期望带领团队凝心聚力,在工作上再创佳绩。

  梁凯利:毕业后能顺利踏上新征程

  梁凯利是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2025年将迎来大学生涯的最后时光,他希望自己毕业后能顺利踏上新征程。

  这几天,梁凯利每天在图书馆学习,认真准备毕业论文。2024年他收获颇丰,不仅在新闻单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还作为学生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了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与全国十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们进行交流,学习专业的新闻采编技巧与前沿的传播理念。

  “2024年,在学校的秋季招聘会上,有两家大型企业准备与我签订聘用协议。前不久,我参加了研究生的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将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梁凯利对2025年充满了期待。

  文/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刘睿睿  刘  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回望2024
   第03版:回望2024
   第04版:启航2025
   第06版:回望2024
   第07版:回望2024
   第08版:回望2024
新年新愿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