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方面,1月25日早晨开始,全市将陆续出现中到大雪,主体降雪持续至25日夜间;此外26日白天全市大部仍有分散性飘雪。
降温方面,1月21~24日气温持续升高,24日最高气温将升至5℃~8℃;受本次冷空气影响,26~28日,气温大幅下降,降温幅度为14℃~16℃;高温将降至-16℃~-9℃,低温降至-26℃~-22℃;29日之后气温缓慢回升。
大风方面,26日全市大部风力增大,西北风4~5级,短时可达6级以上。
对此,气象部门建议,降雪、降温天气将造成能见度下降、道路积雪结冰。正值春运高峰期,建议应急、交通、交管、环卫等部门及早采取措施,做好应对道路积雪结冰的各项准备工作。降雪过后气温下降,风力增大,风寒效应加剧,建议供暖部门提前做好准备;返乡旅客需合理规划个人行程,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出行。本次降雪叠加低温灾害,对设施农业、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需重点防范积雪压垮温棚、畜舍风险;提高温室、畜舍增温保温性能,做好预防畜禽受寒造成伤亡或诱发疾病的准备工作。
【相关新闻】
首府市区近30年大寒节气
“严寒日”概率仅19.2%
新报讯(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马丽侠) 1月20日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意味着一年至此,天气寒冷达到极致。但大寒当日,呼和浩特市区的气温并没有“大寒”,最高气温甚至到了零上。对此,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李丽霞表示,常言“时至岁末有大寒,天寒地冻雪满山。”大寒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但根据相关气象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区近30年大寒节气“严寒日”概率仅为19.2%,“大寒不寒”。
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工作人员闵昊天也告诉记者,一般意义上,大寒节气在1月20日到2月3日前后,约15天。据气象资料显示,将每年大寒节气中日最低气温为-20℃~-29.9℃作为一个“严寒日”,来统计大寒节气的“严寒日”概率。结果显示,从1995年到2024年,30个大寒节气合计天数共443天,其中,呼和浩特市区的“严寒日”为85天,“严寒日”概率为19.2%。另外,年极端最低气温记录出现在大寒节气期间的有8年,出现在小寒节气期间有11年。例如,2008年大寒节气14天,呼和浩特市区其中13天都是“严寒日”,而有的年份大寒节气期间则一天“严寒日”都没有。大寒节气寒冷程度,会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当年天气环流形势等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