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寻亲,他们一直在路上……

  吴小荣(左三)与伙伴们在认亲现场
  乌达木递交亲缘关系确认书
  采集血样
  常亚南(左一)代表通辽市“国家的孩子”发言
  2025年以来,先后有呼和、王东方、高芳、胡英华、李亚萍、赵利俊等多名“国家的孩子”赴江苏、安徽等地认亲。感动于他们60多年后骨肉团圆的同时,更多的人则一直在寻亲的路上,几次江南之行,记者也记录了寻亲背后更多的故事。

  漫漫寻亲路

  2月12日和13日,通辽市“国家的孩子”胡英华和李亚萍赴江苏省宜兴市认亲,陪同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通辽市“国家的孩子”的代表常亚南和林宏。他们4人都是1960年从上海育婴院被送到通辽市60名“国家的孩子”中的一员。

  认亲现场,常亚南代表通辽市“国家的孩子”群体发言,她对公安机关和寻亲志愿者表达了感谢,并希望更多人加入寻亲队伍,帮助更多“国家的孩子”找到亲人。常亚南15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在养父母相继去世后才有了寻亲念头。2008年至今,常亚南十几次下江南寻亲,但是,被领养时留下的几个模糊线索,并没有帮助她找到亲人。

  常亚南告诉记者,她和通辽市“国家的孩子”中的25人保持着联系,并成功帮助其中3人找到了亲人。17年漫漫寻亲路,至今没有任何结果,但常亚南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她会与每一个想寻亲的“国家的孩子”继续努力。

  像常亚南这样的寻亲者仍有很多,在宜兴市寻亲微信群里,经常出现寻亲帖子,想要找到亲人的他们仍在寻亲路上苦苦坚持。

  成为志愿者

  胡英华和李亚萍的认亲会现场,身穿红色马甲的吴小荣忙碌地组织现场流程,还帮忙主持。吴小荣是宜兴市大爱无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这两名“国家的孩子”能够寻亲和认亲,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起了很大作用。在接到公安机关的比对线索后,他们就走街串巷地寻找可能有亲缘关系的家庭,并采集血样邮寄给民警进行比对,正是有这样地毯式的排查,才能最终寻亲成功。

  吴小荣是锡林浩特市“国家的孩子”韩爱荣的堂弟,韩爱荣是2023年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成立“国家的孩子”寻亲专班后第一个寻亲成功的人。2023年11月18日,阔别家乡60多年的韩爱荣来到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高遥村,与90岁高龄的父亲及兄弟姐妹们相认。亲历这场感人的认亲,也了解到志愿者们的工作后,吴小荣选择加入这个团队,如今已经成为骨干力量。

  志愿者周小春则是因寻找送出的哥哥而加入这个团体。周小春说,父母在世时一直寻找送走的哥哥,临终时仍嘱咐她,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哥哥。失散多年的哥哥一直是周小春一家的遗憾,因此她毅然成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希望哥哥看到寻亲故事后也能采集血样,找到回家的路。

  宜兴市大爱无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六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协助公安机关帮助15名“国家的孩子”找到亲人。如今,他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寻亲求助信息,而他总是回复对方,目前优先帮助1960年前后送走的孩子寻亲。因为,留给这一代人的寻亲时间不多了。

  周六君说,去年“国家的孩子”布日那回宜兴认亲时,兄弟们告诉他,母亲临死前还在叫着他的乳名,并让哥哥们到村口接他回家。听到这段讲述,周六君泪如雨下,他说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寻亲志愿服务队伍,更多的媒体参与宣传报道,让群众了解寻亲工作,让这样的遗憾不再发生。

  使命仍艰巨

  在两场认亲会现场,一名年轻民警宣读了“亲缘关系确认书”,并郑重将这份沉甸甸的文书原件递交到亲属手中。这份文书,改变着认亲双方的生活,实现了他们60多年的寻亲心愿。

  民警名叫乌达木,是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大队长。他在“国家的孩子”群体中,是小有名气的寻亲使者。此次宜兴之行,除了见证认亲,乌达木和同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当地情况,以及走访当地有寻亲意愿的家庭,为他们采集血样。

  在胡英华认亲仪式现场,一位年迈的大爷拉住乌达木说:“我有两个妹妹,是双胞胎,1960年左右送出的,能不能帮我们找找?”原来,大爷从别人口中听说了当天的认亲仪式,便从15公里外的地方赶过来。简单了解情况后,乌达木和同事现场为大爷登记了相关信息。两天的认亲中,不少群众慕名而来采集血样,每家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寻亲故事。

  “胡英华是目前我们帮助寻亲找到亲人速度最快的。”乌达木告诉记者。作为当年接收“国家的孩子”最多的盟市之一,2023年4月,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成立“国家的孩子”寻亲专班,并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形成“采集+建档”一站式信息管理、“网上+网下”核查、媒体及社会组织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已经帮助45名“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虽然寻亲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但乌达木坦言他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目前我们接收的‘国家的孩子’血样已经超过800份,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每一份血样就代表着一份期待,我们的寻亲工作仍要与时间赛跑,争取帮助更多人实现心愿。”乌达木说。

  文·摄影/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查  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首府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读书/广告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体坛
寻亲,他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