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丁秀勇说,耳石症是因为我们在耳朵里面一块儿小的石头(碳酸钙结晶)脱落了,脱落到了一个异常的位置,当石头在耳朵里流动的时候,就会出现眩晕的感觉。
在医学上,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理论上,任何能导致耳石脱落的因素,都可能诱发耳石症,比如外伤、维生素D缺乏、睡眠不足、激素水平变化等。
耳石症导致的晕,可以从4个方面鉴别:
良性,即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但头晕恶心的过程很痛苦,外出有跌倒风险。
阵发性,即每次发作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很少超过1分钟。
位置性,即头一动就晕,比如早晨起床时、半夜翻身时、躺下的一瞬间、抬头、低头时出现晕感,而头部静止时晕感消失。
眩晕,即晕的感觉是天旋地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走不成路。
医务人员强调,耳石症发作时患者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因此,临床中很多患者会把耳石症错当成高血压。那么,怎么判断到底是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还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呢?
丁秀勇说,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是头部运动、体位变化的时候,会出现剧烈的短暂的眩晕;高血压引起的眩晕一般是头昏昏沉沉的,一种漂浮感,很少有天旋地转的眩晕。
耳石症该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防呢?医务人员介绍,耳石症发作后,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法复位。
丁秀勇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法复位,有的医院是通过人工的手法复位,有的是使用借助仪器的手法复位,一次治疗的有效率在80%左右,治疗完以后可能眩晕的症状很快就会缓解。
同时,医务人员提醒,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预防耳石脱落: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疲劳会诱发耳石症。
合理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脱落风险。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20分钟,即可满足机体所需。
每天睡够7小时。压力大、睡眠不好等情况会引起耳石症。尽量每晚睡够七八个小时,减少熬夜。
积极控制相关疾病。比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可能会导致内耳损伤,诱发耳石脱落。高血压、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也可导致内耳血液循环不良,引起耳石脱落。
(据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