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24年,全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服务保障办好两件大事和“六个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全区法院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等司法举措52项。全区法院受理案件108万件,办结102.7万件,首次突破百万,91%的案件一审服判息诉。最高法确定的18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全部进入或优于合理区间。
全区法院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制发《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内蒙古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深化呼铁运输两级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在呼和浩特市中院设立全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努力以专业化审判“护绿促新”。深化“呼包鄂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和通辽、赤峰“双子星”司法协作机制,做优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全区法院开展“司法公信提升年”活动,加强失信惩戒与守信激励,限制高消费16.3万人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1万人次,判处拒执犯罪35件56人次,向自动履行当事人发放履行完毕证明书1.7万份。全区法院倾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882名法官担任936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宣讲1016场次。全区法院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执结案件38.3万件。
全区法院深化“北疆枫桥”多元化解品牌,共诉前化解案件33.3万件,成功率81.4%。深化“代表、委员+法院”多元化解机制,与法学会共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机制,实现专家站点基层全覆盖,全区1800名人大代表和1750名政协委员成功调解案件2.2万件,753名首席专家成功调解案件809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