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低调的“中国靴子”

  □本报记者  高玉璞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这些“硬核”成果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同样撑起古代中国领先地位的,还有一些比较低调的发明,我们马镫家族便是其中之一,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

  我们由镫柄、穿、镫环、踏板组成。镫柄和穿悬挂在马鞍两侧,用于将马镫固定于马鞍上;镫环和踏板使骑者的脚有踩踏的地方,保持身体平衡。最初我们是单镫,后来发展为双镫。无论是单镫还是双镫,我们的问世相当于为骑兵插上了翅膀。

  在我们被发明之前,骑兵拉弓射箭时不是减速就是得下马,如果骑马格斗,稍不留神身体就会失去平衡一头栽下来。我们出现后,不仅将骑兵与马联合为一体,还解放了马背上骑兵的双手。他们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战,甚至还可以挥动刀剑等武器劈砍,如虎添翼,威力倍增。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这样评价我们:“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在古代,骑兵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装甲集群,骑兵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势的强弱。骑兵是唐朝的主战兵种,唐王朝凭借强大的骑兵击败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周边游牧部族,在历史上创造了不少战争奇迹。我便出生于那个时期。

  由于唐朝廷十分重视骑兵,所以工匠在对马镫的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追求实用性。我的镫柄被设计为“圭首”形,像古代玉器中玉圭的样子——长条、上尖下方。镫柄下部设有长方形“穿”,这是固定马镫于马鞍上的关键部件,设计巧妙,实用性强,确保骑手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镫环为马蹄形,上窄下宽,这一设计特别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骑手在骑行过程中能够更稳固地踏足。踏板宽大且中间有一道横脊,两边略微下卷,这样的设计既增加了骑手踩踏的舒适性,又提高了稳定性。再加上工匠制造我时选用了青铜材质,使我更加坚固耐用。在工匠的巧妙设计下,我不仅实用性强,也是一件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08版:资讯
不可小觑的铜圈
重大的技术革命
低调的“中国靴子”
马镫的千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