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巩学峰代表:让青少年远离“帮信”犯罪

  □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云艳芳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但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作为一名普通驾驶员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也要及时传达、落实好两会精神。”3月13日,巩学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2年,巩学峰从部队转业,有驾驶特长的他成为呼和浩特市一家燃气公司的危险品运输司机,负责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地的天然气运输工作。

  十几年中执行各类任务2万余次,行驶里程近200万公里,保持着零事故的优异纪录,曾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3年巩学峰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军人到驾驶员,再到人大代表,身份不断变化,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巩学峰说。

  为了更好履职,巩学峰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充电,还积极参加调研、培训等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代表”请教,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只有真正了解老百姓的不易,才能提出真正对老百姓有益的建议。”在巩学峰心中,每一次发言,每一个建议,都关乎人民福祉,承载着群众期盼。

  巩学峰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上,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去了“关于减少青少年‘帮信’犯罪,法治与帮教协同治理”的建议。

  巩学峰在确定建议前,对青少年“帮信”犯罪进行了深入了解,一个个数据再三确认,一字一句反复推敲,确保建议站得住脚。

  他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几年信息网络犯罪类案件占比较高,尤其是大学生涉刑案件激增,一些在校大学生受老乡、校园周边不法分子蛊惑,出售、出租“两卡”(银行卡、电话卡),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人”,由此走上犯罪道路。

  “多少家庭因此遭受灭顶之灾,所以要让青少年尽早懂法、抓早抓小、提前预防,才能更有效地压缩此类犯罪空间。下一步,我将在这方面做好推动工作。”巩学峰说。

  他认为,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建议教育部针对大中专院校增加“法治教育公开课”,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通过法治教育公开课,可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懂法、守法的公民。

  “既要完成好本职工作,也要履行好代表职责,虽然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干劲却更足了。”巩学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先锋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旗县融媒
习近平向希腊新任总统塔苏拉斯致贺电
保供量足质优 服务精准到田
善于运用统筹的方法
自治区政协组织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内蒙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稀土改性技术实现突破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干部大会 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内蒙古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260余条
巩学峰代表:让青少年远离“帮信”犯罪
赤峰:12211个事项“免证办” 群众办事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