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打造“百花齐放”人才矩阵

  □本报记者  宋爽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吸引各类人才在广袤的农村建功立业。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盘活人才工作“一盘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哞哞……”近日,走进位于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光明村的恩赫牧场,此起彼伏的牛叫声涌入耳中,进门便看见饲养员正在为牛准备“午饭”。鲍恩和是这个牧场的主人。2020年,他回到家乡当起“牛倌”。喂牛、挤奶、制作奶制品……鲍恩和逐渐走出一条肉牛养殖与奶制品加工多元经营的路子。

  在鲍恩和这样的乡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逐渐走上了肉牛养殖标准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以前养的牛都是本地黄牛,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将本地牛换成了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收入增加了不少。”光明村群众高兴地说。

  阿鲁科尔沁旗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旗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完善旗、乡、村人才对接机制,形成三级联动人才管理服务格局,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人员机构、有规章制度、有人才名录、有工作成效的“五有”建设标准,打造一批人才服务站,定期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新农村电商人”公益课,以优秀导师结对帮带、收徒授艺等形式,培育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实现人才由“零星分布”向“抱团集聚”转变,形成“百花齐放”的全域人才矩阵。

  该旗还建立“人才名录”,破除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论文资历等指标要求,以能力业绩为导向,按照“个人自荐、村级推荐、乡镇评选、旗级备案”的方式,挖掘出一批经管人才、土专家、手工匠人等实用型人才,并按照乡村草根、行业领军、产业技能、企业高层、域外鸿雁5个类别和25个种类进行全面摸底、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实现“一村一表,一苏木乡镇一册,一旗一库”,推动本乡本土人才破“土”而出,储备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实用人才,为多元发展农牧文旅等产业蓄势赋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先锋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旗县融媒
在点滴小事中做好 为民服务“大文章”
以“乡创富民”之笔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主动作为备春耕
打造“百花齐放”人才矩阵
“村户联营”为农牧民 增收致富找路子
“小马扎学习圈”接地气聚民心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村集体家底厚了 村民腰包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