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教师轮岗教学助推国通语浸润校园

  □本报记者  肖璐

  “如何算出我手中这个小圆柱模型的体积,大家有没有思路?”4月11日,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小学六年级三班的数学课上,来自天山第四小学的轮岗教师马翠莲正在讲解圆柱的体积算法。她抛出问题、引导互动,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将数学课的重点知识“尽收囊中”,课堂氛围活跃热烈。

  “老师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上课,课本的内容变得有趣了,也更加容易理解了。”学生哈妮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现在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所提高,对数学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阿鲁科尔沁旗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全面提升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破解教育资源不均难题的生动缩影。

  “教师轮岗不是简单‘挪位置’,而是让优质资源精准流动。”阿鲁科尔沁旗教育局局长额尔木图介绍,2024年,全旗124名轮岗教师中,70名骨干教师、21名管理干部主动“跨界”,带动51名城区教师流向乡村、44名优质校教师支援薄弱校,实现师资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的转变。

  近年来,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的需求,阿鲁科尔沁旗创新教师“结对轮岗”模式。

  教师轮岗制度实施后,阿鲁科尔沁旗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效显著。在教师的交流合作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增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从“学校人”到“系统人”,从“资源洼地”到“生态优化”,阿鲁科尔沁旗的探索证明,当教师流动的壁垒被打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春天便不再遥远。如今在阿鲁科尔沁旗各地校园,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氛围日益浓厚,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得到了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兴安
   第08版:鄂尔多斯
内蒙古全方位助企发展暖企前行
内蒙古着力提升交通与旅游服务水平
第十一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吉祥物主题曲发布
今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已突破500万吨
10件全区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出炉
内蒙古五部门联手破解民企融资困局
乌兰察布市开启马铃薯春播序幕
北疆逐梦 职选青城
教师轮岗教学助推国通语浸润校园
正蓝旗牧民积极探索草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三个指标判断胖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