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筑基,重塑就业观与职业认同。面对青年群体职业选择与地域发展需求间的错位,自治区团委率先启动“就业引航计划”,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通过“北疆青创故事汇”“榜样说”等品牌活动,以真实案例诠释“扎根北疆 服务边疆”的价值内涵。累计深入自治区高校20余次,覆盖学生7000余人,带动全区各高校8万余名学生,助力高校学子建立起“理性择业、长期主义”的职业观念,使青年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规划”,从“向外流失”转向“向内扎根”。
能力锻造,实践平台赋能职业竞争力。依托“扬帆计划”这一核心载体,构建起贯穿在校实习、技能培训、职场体验的实践育人网络。2023年启动至今,累计发布实习岗位7万余个,4万余名学生踏上实习岗位,引领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实践项目中锤炼专业技能。通过“做中学、学中创”的闭环培养机制,让青年在实践中校准职业方向,为产业链升级储备了适配人才。
机会供给,立体化渠道破解供需鸿沟。创新搭建“1+N”招聘矩阵,以自治区级大型招聘会为引领,盟市特色产业专场为支撑,旗县区精准对接为触角,构建起“全域覆盖、动态匹配”的岗位输送网络。2025年“才聚正北方”春季招聘会上,531家企业释放1.5万个岗位,吸引3万青年现场对接;近年来累计开展200余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超30万个。当前,自治区团委正以“政策链、服务链、产业链”三链融合为导向,设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扶持—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
多维发力,促进困难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针对困难大学生群体,自治区团委组织高校团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精准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及心理疏导。创新实施“一人一档、一案一策”帮扶机制,运用“六步帮扶法”摸排需求、制定规划、推荐岗位。积极调动激活社会资源投入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中,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自治区团委以青年所需为导向,从思想引领到能力锻造,从岗位对接至价值绽放,始终关注困难大学生群体,谱写出了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与青年成长成才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