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犹如一记重锤敲在党员干部心头,既敲碎了违纪者的侥幸心理,更叩响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战鼓。
思想堤坝溃于蚁穴,必须警惕“温水煮蛙”式腐化。看似寻常的宴请往来,实则是围猎权力的糖衣炮弹。从一杯酒、一顿饭的小节失守,到原则底线步步退让的全线溃败,违纪干部的堕落轨迹印证了“破窗效应”的可怕威力。思想防线的松动往往始于对人之常情的妥协,在推杯换盏中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在称兄道弟中混淆了情与法的尺度。这种软性腐蚀比明目张胆的权钱交易更具隐蔽性,如同慢性毒药般侵蚀着党员干部,最终导致理想信念偏航崩塌。
权力根基毁于微隙,必须破除“酒杯政治”潜规则。酒桌文化异化为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折射出个别干部对亲清政商关系的认知错位。当审批权在推杯换盏中异化为谋私工具,当决策权在觥筹交错间沦为交易筹码,公权便悄然变质。这种“情感投资—利益回报”的畸形逻辑,不仅污染政治生态,更扭曲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除“酒杯政治”,本质上是要斩断权力异化的利益输送链,重构清爽干净的干事创业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织密制度防护网,将八项规定细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问责的操作规范。通过精准界定政商交往的“安全距离”、科学设置权力运行的“物理隔离”,让每个决策环节都有制度标尺丈量。尤其要强化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的动态监督,用制度的探照灯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个角落,确保微权力不越界、小任性不脱缰,在监督常态化中培育“伸手必被捉”的敬畏之心。
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推动警示教育从“震撼一阵子”升级为“铭记一辈子”,将党章党规内化为判断是非的“条件反射”、抵御诱惑的“免疫系统”。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体检、经常性进行党性扫描,帮助党员干部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灵魂叩问中校准人生坐标,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
作风建设既要猛药去疴的“破”,更需制度重塑的“立”。破的是酒杯换政绩的潜规则,立的是实干论英雄的新导向;破的是人情大于法纪的旧思维,立的是规矩重于私交的新生态。唯有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持不懈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方能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