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场文化活动在阿荣旗启幕

  本报呼伦贝尔5月29日电  (记者  李玉琢  李新军)村外的稻田里,新栽下的秧苗吐出新绿;村里的舞台上,精彩的文艺演出好戏连台。5月29日上午,端午节到来之际,我区唯一的朝鲜族乡——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七彩广场上人头攒动,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新时代文明实践端午节主场文化活动隆重启幕。

  “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因忠心侍奉楚怀王,遭朝中贵族排挤诽谤,后被流放。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怀着绝望与悲愤,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百姓闻讯划船捞救,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食屈原身体,形成吃粽子习俗……”在阿荣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光敏的讲述中,端午节的历史脉络在人们心中更加清晰。

  之后,歌曲《端阳》《同心共筑中国梦》,歌舞《离骚》《渔家傲·忆端午》《柳蒿香》,诗词朗诵《浣溪沙·端午》《诗意汨罗》,情景剧《与屈原对话》和儿童串烧《端午节手舞串烧》等精彩主题文艺节目相继上演。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文艺演出的同时,包粽子、系彩绳、剪纸等“浓情端午·非遗传承”民俗体验,艾草DIY、对诗词、品米酒等“民俗端午·民俗承韵”科普宣传,旱地赛龙舟、端午蹴鞠、拔草龙等“多彩端午·欢乐共享”趣味竞技,为先进模范、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送粽子、香包等“情满端午·粽香四溢”爱心传递和文旅推介活动同步开展,吸引了现场群众驻足体验、观看。

  来自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卡”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梅,带了近70件“哈尼卡”作品在本次活动上交流、展示。她说,阿荣旗朝鲜族民间文化很有特色,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展示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本次文化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文明办,阿荣旗委宣传部、阿荣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活动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期间,主场之外,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活动等“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内蒙古文明网开设“我们的节日”专栏,并开展端午主题网络征文活动。

  记者了解到,呼伦贝尔市近年来不断深耕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实践+”的方式,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动力。如今,呼伦贝尔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保护并行,文明实践繁荣生长,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谱写文明、和谐、团结悠扬乐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乌海·海南区
习近平《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在中拉论坛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单行本出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发布《军事科研奖励条例》
携手共绘兴边富民“同心圆”
“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 活动在巴彦淖尔举行
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闭幕
2025年内蒙古风电产业链建设大会在包头举行
自治区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 思想专题培训班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
美丽的河套灌区
内蒙古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场文化活动在阿荣旗启幕
矢志创新发展 奋力建设科技强区
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