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立审执”一体发力 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本报记者  王皓  通讯员  齐斓兰

  “在线诉讼服务太便利了,都不用到法院就能完成立案、开庭这些程序,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诉讼成本,真是太感谢了!”日前,江苏省连云港某资源公司代理人对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应用网上立案、网上集约送达、在线庭审等全流程诉讼服务连连称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以诉讼服务高效化、破产审判专业化、执行理念人性化、司法服务精准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依托,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全面应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线上通道,大力推行“云庭审”“指间诉讼、掌上办案”等庭审模式。今年以来,网上立案287件,通过互联网开庭537件,在线调解平台累计完成调解342件,诉前调解成功率43.38%。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服务专窗,提供法律咨询、材料收转、诉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分流、优先调解、优先审理,切实减轻了企业诉累。

  结合辖区工业制造企业多、破产案件专业性强、案件办理较为复杂的实际情况,该院在位于工业园区的派出法庭组建破产审判专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服务企业发展“桥头堡”作用,探索专业化破产审判机制运行,积极推进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为霍林郭勒市优化产业结构、激活市场资源、出清“僵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在执行工作领域,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坚持刚性执行和柔性司法并重,针对暂时经营困难但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灵活采取“活封”“活扣”、分期履行、执行和解等“放水养鱼”式执行方式,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能力,实现债权人权益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双赢。今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案件89件,执行到位金额1048.83万元。此外,通过开展集中执行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等行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8条,限制高消费194人次,有力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

  在此基础上,该院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司法服务。组织法官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难。并针对企业提出的合同签订等方面的问题,现场进行答疑解惑,切实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助力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

  一系列护企、惠企、安企、暖企的司法举措,凸显出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企业司法需求在哪里,法治服务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院长李永胜表示,该院将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聚焦高效解纷、精准服务、执行攻坚等法治护航企业发展的重点环节,靶向发力,写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乡村振兴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法治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盟市专线
   第12版:公益广告
筑牢边境防线 激活发展动能
政协委员化身一线“接线员”
“晓敏调解室”巧解百姓烦心事
科技赋能治安防控
绿化带变安全岛 交警护学有实招
加油站变身“平安哨所”
“检察护农”助力乡村振兴
“立审执”一体发力 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快乐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