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
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磅发布,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两年来,包钢集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勇当“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由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践行使命初心,书写了工业长子强企报国的崭新答卷。
科创中心赋能
打造行业创新“策源地”
走进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处处涌动着创新活力和工作激情。在这里,包钢集团科研人员心怀“国之大者”,让创新火种燎原成产业火炬,用科技创新的力量重塑稀土产业的未来。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光睿最近每天盯在生物冶金中试示范线建设厂房,他说:“这条示范线是我们和张洪杰院士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稀土尾矿及废料生物法回收技术成果的结晶。利用首创高纯稀土生物分离技术,实现了微生物对稀土尾矿和废料的浸出和高效富集,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与李卫院士科研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铈含量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为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提供高效经济的关键材料;和德国知名专家格林教授团队、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解伟研究员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小型盘式高效电机,实现进口替代……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为稀土资源高质化利用和绿色高效生产开辟了新路径。如今,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不仅是包钢集团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更是勇立潮头成为推动我国稀土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重要引擎。
两年来,在自治区、包头市的领导和支持下,包钢集团聚焦“四个面向”,紧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以突破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成果转化为核心,全力把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我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目前,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已汇聚4位院士、20余位高级行业专家、3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运营管理机制和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模式。据统计,2023年以来,包钢集团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市场化选聘,以及依托建立科创飞地、科研项目(平台)、柔性引进等方式吸纳稀土领域相关高层次人才166人,真正成为吸引稀土领域专业人才的“强磁场”。
包钢集团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汇聚起磅礴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除实质化运营全国首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外,以包头稀土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形成了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8个省级科研平台的稀土全链条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连续两年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注入到稀土领域,大幅提升了稀土领域科研实力。2023年以来,包钢集团在稀土领域共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累计取得399项高显示度创新成果,222项成果实现转化。1家企业成为瞪羚企业,3家稀土企业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稀土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已建成中试示范线29条,推动7项稀土领域原创性科研成果落地转化,2项稀土领域成果通过自治区“三首”认定。
包钢人以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追逐梦想,为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注入最硬核的底气。
优化项目布局
厚植产业升级“新沃土”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包钢集团积极把握时代机遇,以项目引领聚势,全力推进产业转型,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书写了“稀土强国、产业报国”的新篇章。
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作为包钢集团“打造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的重点工程,一期工程于去年10月15日建成投产。这个包钢集团稀土产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工程,保证了包钢集团在稀土原料供应保障上的绝对优势。
4月25日,北方稀土磁材公司5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速凝合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包钢集团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落子。而正在加速建设的“金蒙稀土年产3000吨稀土精矿分离线自动化升级改造及新建年产4000吨钕铁硼废料回收生产线”建成后将填补自治区稀土废料资源循环利用的空白,还将为包钢集团稀土产业补上一块绿色拼图。两年来,包钢集团以“项上发力”促“链上开花”,陆续建成一批“首”字号项目,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永磁合金、稀土抛光材料产能领跑全球,镨钕、镧铈类产品市占率均超过半数以上,为提升国家战略资源保障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卓越贡献。
包头是“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包钢集团积极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助力全市招商引资。北方稀土与盛和资源、厦门钨业等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打通产业链条;吸引卧龙电驱等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2024年,包头市稀土产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其中包钢集团稀土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2%。
包钢人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点亮未来,为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提供最硬核的支撑。
拓展材料应用
挺进战新产业“新赛道”
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有企业更要展现政治担当。以“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包钢集团主动扛起推动我国稀土产业实现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蝶变的历史重任。
两年来,包钢集团深入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白云鄂博矿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奠定基础,强化国家战略资源保障核心功能。在此基础上,包钢集团锚定“全国最大”和“全球领先”,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耦合发展契机,带动稀土新材料“聚链成势”,引领稀土新应用“跨界破圈”。
2023年12月,北方稀土与江苏嘉轩合资成立的北方嘉轩永磁电机生产基地一期竣工,彻底打通了稀土原料端到合金甩片生产再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2024年9月,包钢电气(森鼎)公司永磁电机生产线改造升级工程完成并投产,标志着包钢集团稀土永磁电机年产能提升至4270台,在落实国家政策上走在前列,也在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中实现新作为。
在从“原料基地”到“材料高地”“产业高地”的跃升道路上,包钢集团始终奋力奔跑。打通“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产业链”和“稀土储氢材料—固态储氢产业链”两个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下游应用领域;大力培育稀土光电、稀土热管理、新型化工有机材料等新兴产业,开拓更多稀土新材料应用“蓝海”;深耕稀土智慧照明、稀土+医疗、稀土+纺织、稀土+农业,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包钢集团在国计民生各领域不断点亮“稀土之光”。
2024年10月,全国首发的含稀土元素的新型焊丝钢产品在包钢股份研制成功,这一创新产品性能远高于传统焊丝钢,有力拉动高端制造。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性能钢材研发已成为国家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稀土钢就是高性能钢材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包钢集团突出“稀土+钢”的特色优势,做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大文章,目前包钢集团稀土钢产品具备5大产品系列、66个品种、近300个牌号生产能力,2024年稀土钢产量突破150万吨。生产的钢轨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点工程,稀土风电钢在重点光伏项目中大展身手,成功供货高强度稀土输氢管道用钢,成为国内首条掺氢输送示范管道建设供应商,包钢集团以高品质的钢铁新材料服务国家战略。
稀交所自2023年8月全面启动“上线企业倍增计划”以来,截至目前,注册企业增至1103家,类型涵盖冶炼分离、生产加工、终端应用、废料回收等稀土全产业链,并延伸至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集聚已成规模。2024年,交易所累计线上交易量(REO)破十万吨、交易额破百亿元、交易品种增加到68种,正向着“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目标发起冲刺。
包钢人以打造世界一流稀土新材料企业的豪情壮志,为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标注最硬核的坐标。
向智向绿而行
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
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包钢集团坚持向智向绿发力,以“含智量”“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让“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成色更足。
走进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生产现场,集控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AGV小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仓储、自动称重等智能装备随处可见。在稀土原料生产领域,全流程引入数智化技术,全部关键工序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北方稀土以几乎是“独一份”的魄力为行业树立了典范。截至目前,北方稀土自动化、数智化建设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50余个数字化项目,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79%,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提升至55%。冶炼华美隧道窑自动化项目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北方稀土获评自治区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企业、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包钢集团将绿色发展底蕴根植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中。牵头组建全国首个稀土领域EPD平台,为稀土产业统一EPD标准和融入绿色国际贸易发挥重要作用。建成稀土行业首个碳排放核算平台,发布《北方稀土绿色低碳管理工作指南》,打造稀土行业节能绿色低碳发展标杆企业。以萃取分离工序为试点,打造低碳示范产线;开发并推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低碳技术,形成多条循环产业链;与行业内外联合开展新能源项目研发攻关、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开采,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体系。2024年,包钢集团稀土产业环保设施同步运行率100%,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洁化”项目,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包钢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为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增添最硬核的底色。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包钢集团将坚持把推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努力为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包钢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