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高考已经结束,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招生入学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少数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和谋取私利,趁机夸大宣传、断章取义,捏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增加家长心理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损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

  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歪曲解读。少数自媒体把招生入学当作“流量密码”,贩卖“升学焦虑”,破坏教育生态,亟需予以整治。

  不良信息的传播止于公开、止于透明、止于监管。教育部门要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招生政策和学校招生计划等信息,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解答,不断提高招生入学工作透明度。网信、公安等部门要拿出真招实招,对屡屡违规的自媒体账号加大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从源头上遏制相关不良信息的传播。少数自媒体账号会通过使用谐音字、错别字等手段,规避平台审核。对此,平台在加大人工审核投入的同时,要加快技术革新,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快速有效识别和过滤不良信息。还应设立便捷的举报渠道,并确保举报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面对少数自媒体账号的“话术”,家长需保持高度警惕。看到“内幕消息”“缴费占学位”“内部关系入学”等敏感字眼,要有甄别意识,避免被误导,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教育消费行为。

  招生入学工作,关乎孩子未来,关乎家庭幸福。整治涉及招生入学的谣言,是维护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招生入学工作不受干扰,让家长和学生免遭坑骗。

  (新华社贵阳6月1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理应如此
   第06版:包头
   第08版:阿拉善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在现代化道路上坚定携手同行
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两位中国小将“不可阻挡” 达成射击世界杯三连冠
安徽香涧至鹭岛五百千伏线路工程完成淮河大跨越
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 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牧区二轮土地延包”专题协商会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
“绿色长城”崛起库布其沙漠北缘
内蒙古精准助企激活市场活力
内蒙古福彩开启“走进刮刮乐透明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