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多元共治,幸福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宋爽

  “我是社区便民维修小队的负责人,如果有需要维修的小家电可以到社区留下需求,或者到咱们小区的服务驿站找我,也欢迎有维修手艺的邻居加入我们……”日前,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街道三里营东社区家兴小区广场,一名党员志愿者为居民义务维修小型家电时说。

  便民服务的增设,得益于三里营东社区创新推行的“1+3+2”党建工作模式。三里营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芸介绍,该社区辖区面积0.47平方公里,商业活动活跃,基层治理难度较大。为了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一张网格”,打造特色志愿服务、议事协商、社贤理事会三支队伍,培育“红心映家园”党建服务品牌和“德邻”文化品牌,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工作过程中,面对居民出现的矛盾,我们坚持‘民意征集、研判派遣、解决诉求、跟踪回访’工作流程,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整体成效。”网格员闫晓华说。

  目前,在三里营东社区,共有15个居民网格和3个商业专属网格,形成了“网格(小区)党支部+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三级组织体系,实现民情收集、问题解决的全流程管理。

  “我们有些楼的外侧挂着‘菜篮子’,特别影响美观,起初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把这个问题反映给网格员,没想到就在隔周的周一,我就收到了社区要召开意见征集会的通知。现在看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越住越舒心!”阳光馨苑小区居民王女士开心地说。

  如今的三里营东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高涨。“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已成为常态。刘芸表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公益广告
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 “新”群体融入“大治理”
正向激励促进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五讲五比”为党员干部铸魂赋能
坚定文化自信 厚植家国情怀
专业社工与 志愿服务同频共振
多元共治,幸福触手可及
一座小村庄的幸福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