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包头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两年突破十一项关键技术

  本报包头6月15日电  (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张茹)记者近日从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获悉,作为包头市加快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创新链的关键平台,该中心已在磁性材料及应用、稀土光功能材料、生物冶金等领域成功突破11项关键技术。

  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记者看到,一款添加了稀土元素的“稀贝丝冰逸冰爽防护母粒”被应用于包钢最新夏季工服。该面料接触凉感值高达0.22,可实现“瞬间凉”和“持续凉”的效果,使穿着者在炎热天气下的体感温度降低3-5摄氏度。目前,稀土功能纺织材料应用示范线正在调试,预计7月进入中试。

  据中心科研人员周华杰介绍,该技术基于稀土镧铈的光功能机理开发热管理面料,可生产具备光蓄热、远红外、隔热降温和紫外屏蔽等功能的面料,应用于工装、床品、车衣、帐篷等,提升舒适性与防护性。

  在高端制造领域,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及德国专家团队,搭建了年产50万台毫瓦级盘式电机智能化中试生产线,并开始调试。项目采用创新的轴向电机磁通壁垒技术,利用包头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开发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机器人关节等的超薄(6毫米)AI盘式电机及散热系统。科研人员翟奇表示,该技术突破国内电机以径向磁控为主的现状,产品体积更小、更轻薄,具备广阔进口替代前景,年设计产能50万台,满产可达150万台。

  据悉,成立于2023年2月的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由北方稀土和中国钢研牵头,联合多方创新资源,构建“1个包头总部+1个北京协同平台+N个专业研究院”的布局。两年来,中心已集聚4位院士、300余名科研人员和22家单位力量,启动科研项目43项,获得专利32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理应如此
   第08版:盟市专线
领跑全国!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内蒙古实现出让收益约222.06亿元
​蒙西电网绿电首次外送南方电网
内蒙古15家乳企亮相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包头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两年突破十一项关键技术
内蒙古百日千万专项行动送岗到高校
“海绵花海”生态美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 交办第十八批52件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内蒙古自治区 第九批53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
多伦县新仓村瞄准旅游出实招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值班电话和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