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呼伦贝尔

“生态警长”护佑绿水青山

“生态警长”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检测河流水质。
  □本报记者  李可新

  “又到了芍药盛开的季节,大家向辖区‘生态哨兵’了解下周边有无盗采痕迹。”6月13日早,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二派出所晨会现场,所长段晓晨向“生态警长”们布置任务,待收到“生态哨兵”反馈的无挖掘盗采痕迹图片后,他才放下心来。

  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额尔古纳市公安局持续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全力护佑这片绿水青山。

  “我们创新实行生态资源‘户籍化’管理模式,将社区民警任命为‘生态警长’,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将生态巡护与日常巡逻防控、入户走访有机融合。”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大鹏介绍。同时,该局广泛吸纳优秀的社区网格员、农场生产队队长、景区工作人员、民宿经营者等群体,将其聘为“生态哨兵”。“生态哨兵”承担着环保宣传与信息收集双重任务,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不久前,该局环食药侦大队就根据恩和林场“生态哨兵”提供的线索,成功查处一起盗采桦树汁案件。经查,组织者李某某雇佣43名外地工人,使用电钻、针管等工具,在防火林区非法采集桦树汁售卖,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里是湿地保护区,禁止钓鱼,请立即离开!”近日,在一处湿地保护区,“生态警长”借助无人机发现有游客私自钓鱼后,立即通过喊话设备进行劝离。如今,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夜视仪、土壤重金属快检箱、便携式取证工作站等“黑科技”装备已成为“生态警长”的标配。额尔古纳市公安局借助先进设备,加速推动“生态警务”向智能化转型。

  此外,额尔古纳市公安局还积极构建生态保护协同体系,与自然资源、林草、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10个部门签订《生态保护联勤协作协议》,通过建立生态数据共享、问题共查、执法共商、纠纷共管、环境共治的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为守护额尔古纳的绿水青山筑起坚实屏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理应如此
   第08版:盟市专线
和林格尔新区筑巢引凤“聚链成势”
绰尔河水抵达莫力庙水库
专家为肉羊福利养殖把脉献智
国内首套转轮室智能 监测系统平稳运行
《同心曲》唱同心
万场公益电影进乡村
“生态警长”护佑绿水青山
“走几步就有热乎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