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成效初显

我区今年前4个月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1.62%

  本报6月18日讯  (记者  白丹 薛晓芳)6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推动做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聚焦四类突出问题,整治效果初步显现。

  据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针对四类突出问题,自治区司法厅制定了14条措施,如约谈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地区领域负责人、建立企业联系点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等,找准找实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跟踪督促整改。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加大突出问题线索收集力度,加强分析研判,上下贯通、动真碰硬、攻坚整治,对有问题的行政执法案件坚决整改。同时,自治区司法厅组织梳理全区行政执法主体,实现执法主体清单化、动态化、阳光化管理,明确各执法主体的执法资格和执法权限,目前,全区6300余个行政执法主体已完成梳理,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

  紧盯整治罚没收入异常增长问题。自治区司法厅约谈2024年罚没收入异常增长的行政执法领域和地区,要求加强整改。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整治力度,2025年前4个月,全区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1.62%;罚没收入同比减少40.33%,取得了初步成效。

  紧盯涉企乱检查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从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明确行政检查事项、规范制定行政检查计划等方面制定了17条落实意见,细化工作任务,督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压减重复或不必要的检查事项,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自治区司法厅和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共同开发了“扫码入企”系统,在涉企现场检查过程中,行政检查人员需登录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生成“检查码”后,方可开展现场检查。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意见要求,落实综合查一次要求,今年前4个月,全区行政检查同比下降18.26%。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兴安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出彩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致力永久睦邻友好
习近平回到北京
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00余万亩
路景相融
中央财政11.6亿余元支持内蒙古12个重点公路项目建设
内蒙古春播面积超亿亩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 交办第二十一批53件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锡林郭勒一号”飞机首航 开启“低空+旅游”模式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内蒙古自治区 第十二批56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
我区今年前4个月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1.62%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值班电话和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