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国通语教学厚植校园文化根基

  □本报记者  毛锴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月18日一早,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十一小学五年级三班课堂上,响起琅琅读书声,这是该校每天的课前经典诵读。

  为了让国通语教学真正“活”起来,薛家湾第十一小学设置了一系列常态化实践活动:每天经典诵读、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天10分钟的书写练习、一月一次的书写比赛,一年一次的汉听赛、诗词大赛。让国通语成为校园“标准语言”,规范汉字书写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以前我总觉得说方言方便,可是前不久的演讲比赛让我触动很深。我站在舞台上用标准的国通语朗诵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我把字写得方方正正交作业时,老师都会给我贴上一朵小红花,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学生郅馨说。

  为了引导师生规范书写,夯实汉字运用基础,感悟中华文化精髓,薛家湾第十一小学定期举办教师组和学生组的汉字听写大赛。比赛中,选手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在短短一分钟内,他们要迅速将听到的汉字书写出来,每一个字都要按笔画写得工工整整。这不仅考验着选手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更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该校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汉字听写大赛成为一颗火种,点燃更多人提笔书写的热忱,让汉字文化在校园里代代相传。

  “老师是国通语教育的‘引路人’,我校的老师100%持普通话证上岗,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我们定期开展国通语教学教研活动,通过专题培训、课堂观摩、经验分享等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细节。我相信,在国通语的滋养下,每一个孩子都能以语言为帆,在知识的海洋里远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薛家湾第十一小学副校长高彩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孙绍骋会见海关总署党委书记、署长孙梅君
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群众幸福生活
内蒙古好物“吸睛”国际文旅消博会
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巡展走进包头
高校招生推介
内蒙古开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自治区启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专题宣传活动
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资格赛我区健儿获1金2铜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程仲一:忠魂永驻大青山
以国通语教学厚植校园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