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受追捧的奢侈品

  清代康熙时期,素三彩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为陶瓷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康熙对陶瓷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大力支持御窑厂的生产,激发了陶瓷工匠潜心钻研技艺,不断创新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素三彩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当时的素三彩制品广泛应用于宫廷和社会上层阶级的日常。宫廷里,素三彩瓷器被用作餐具、陈设品和祭祀用品等。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在社会上层阶级中,素三彩瓷器是备受追捧的奢侈品,象征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达官贵人在家中摆放素三彩熏炉,一方面用于熏香,营造优雅的生活氛围,另一方面,也借此展示生活品位和财富。

  熏炉作为一种古老的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熏香能够沟通神灵,祛除污秽,带来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熏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汉代,博山炉成为流行的熏炉样式,其造型模拟仙山,上面有树木、神兽等装饰,当炉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仿佛仙境一般。到了唐、宋时期,熏炉的种类更加丰富,造型也更加多样化,材质不仅有陶瓷的,还有金属和玉石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熏炉熏香,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驱赶蚊虫,还能舒缓身心、陶冶情操。在书房中,文人雅士焚一炉香,在袅袅香烟中读书、作画、吟诗,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在卧室里,熏香也有助于人们放松身心,安然入睡。

  素三彩龙纹熏炉作为清代熏炉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熏香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其造型和装饰上,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纹和花卉纹的运用,体现了皇家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同时,熏炉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袅袅香烟,也给人一种神秘、优雅的感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 “空灵”“意境” 等审美观念相契合。

  (刘伟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素彩熏炉舞螭龙
文化传承的载体
受追捧的奢侈品
釉色清雅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