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需求清单”变“幸福实景”

——海南区用心用情交出民生答卷
海南城区绿植环绕。
居民享受就近便捷服务。郝飚 摄
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就业促进行动。
海南区第一幼儿园,教师在为孩子们讲故事。郝飚 摄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郝飚 李浩

  2017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7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今年,4个老旧小区改造将于8月底完成施工,惠及居民3443户;农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开展“六级六边”暖心十助服务,已累计服务124696人次;扎实开展“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愿景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该区通过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持续在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发力,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兜牢兜紧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暖民心  强化服务效能

  6月20日傍晚,在海南区人民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正在举行。“我是今年要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家就是海南区的。这个招聘会的形式让我感觉很新颖,招聘现场紧挨着夜市,可以边逛夜市边找工作。”求职人员张杰钰说。此次招聘会采用“夜经济+才聚行动”创新模式,在夜市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设岗,通过“逛摊投递”“灯光简历”“直播带岗”等形式为求职者与招聘方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据了解,本次招聘会共有29家企业参与,提供679个适配岗位,现场吸引了1000余名求职者参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46人次。

  “在家门口找工作,相比以前我四处奔波面试,真是省时省力,这是‘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我投递了几份简历,已收到了面试的信息。”求职人员董欣说。

  董欣所说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是海南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积极打造的。这个“圈”涵盖舒适安居、便民消费、社区文化、幼教普惠、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城市颜值、服务响应等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

  为了让这个“圈”更加契合群众所思所想,今年以来,海南区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各级任务清单32项,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并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农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小而精的社区生活圈,切切实实让群众实现宜居、宜业、宜养、宜游。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串起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南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人文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早上去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散散步、遛遛弯,和老朋友们聊聊天,不知不觉就中午了,然后去为老餐厅吃个午饭,饭菜质量很可口并且有补贴,这种生活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家住海南区泽苑社区的居民杨玉玲说。

  在海南区,大大小小的口袋公园遍布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市民诗意生活的标配。目前,海南区绿化覆盖面积356.9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0.89%,城区公园绿地面积91.5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8平方米。在一片片绿荫之下,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点缀其中,公园中设置了休闲长椅、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不时传出市民爽朗的笑声。而在口袋公园附近,往往坐落着超市、菜市场、药店、书店等场所,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资料都可以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聚焦“一老一小”,海南区打出一系列惠民组合拳,让老年群体安享晚年,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切实托起“朝夕美好”。

  目前,海南区已建成1个养老服务指挥调度中心、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4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个老年人之家、2个互助养老幸福院,农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海南区建成了乌海市最大的为老餐厅,可同时满足230人就餐。餐厅实施的“特惠+普惠”“公益+市场”“中心厨房+集中就餐+上门送餐”助餐服务模式,推动助餐配餐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附近老年人和上班族的青睐。

  海南区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工作,逐步构建起普惠为先、扩容为要、均衡为重、优质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近3年,海南区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00多万元,用于园所环境创设、玩教具购入。各幼儿园配备了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通用和个性化玩具,创设多元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同时,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构建了自主开放的课程体系。

  重民生  增进群众福祉

  6月23日,在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如意小区,技术人员根据图纸指导工人们施工,施工人员分工有序,开挖管道、布置管线、收拢飞线,各种工程车辆穿梭其中。

  自5月15日海南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开工以来,建设团队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抢抓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让居民早日享受改造成果。

  据了解,此次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涉及小区的“面子+里子”,涵盖给排水、供暖、道路硬化、绿地补植等方面。改造总面积达24.95万平方米,涉及61栋住宅楼。改造完成后,将惠及居民3443户。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是好事情,我们也是非常支持。这次改造给我们小区换了口径更大的波纹管,增加了停车位,监控数量也增加了,以后我们洗衣做饭、外出工作更方便了,小区也更加安全了。”如意小区居民乔连说。

  除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外,在海南区巴音陶亥西街,供热管网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6月底完成施工,保障居民冬季供热。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和供热管网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正是海南区聚力民生实事、让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民生的缩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海南区扎实落实乌海市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全域均衡、全阶优质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乌海市第十九中学和海南区二幼建设完成,新增学位2000余个;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安防设施升级、实验室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区域整体办学条件。

  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好坏,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近年来,海南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海南区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施方案》《海南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专技人员下沉实施方案》,确保集团成员医疗服务质量同步提升;医疗机构不断增设智慧就医设备,通过智慧医院数据专线信息系统,实现基层检查,医院诊断;成立传染病检测与预警中心,推进现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按照“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原则,组建1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分别签约“高血压服务包”2682个、“糖尿病服务包”1454个、“中医药服务包”771个,针对患者病情,为适合居家治疗的患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截至目前,海南区基层医疗机构已为患者建立家庭病床31张,提供上门诊疗服务30余次,致力让百姓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的基层卫生服务;在泽苑社区、华苑社区等多个社区建立健康驿站,定期派遣慢病专科医生坐诊,为居民就诊及慢病管理提供便捷服务。目前,健康驿站已提供诊疗服务8626人次。一项项医疗惠民服务措施,不断夯实基层卫生服务基础,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医疗服务更暖心、人民生命更健康。

  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开花结果,海南区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从基础设施到人居环境,从教育医疗到就业养老,点滴变化汇聚成民生改善的温暖之流,幸福生活的崭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站在新的起点,海南区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继续书写民生福祉新篇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南区用心用情交出民生答卷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先锋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海南区
   第08版:出彩
“需求清单”变“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