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

舟艇救援演练。
工作人员为小朋友送上《水上救生》读本。
消防员演示抛投救生圈救援落水者。
消防员介绍活饵救援方式。
直播现场。
  □本报记者  马嫣然  马骏驰  摄影报道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段,临近暑假,内蒙古日报社联合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共同开展了“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防溺水全媒体科普传播活动,全网点击量超154万,点赞突破316万。

  防溺水的关键在“防”。预防溺水的“六个不准”“四不要”等原则是什么?如何开展岸上救护?溺水后专业人员如何进行救援?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的师资与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消防员以知识讲解、互动问答、实战演练等丰富的形式,从防、救、护多个方面为内蒙古各级师生及广大网友科普防溺水安全知识。

  “希望我们广大网友和孩子们时刻树牢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消防员贾少伟说。

  随着暑假的到来,内蒙古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急救技能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们充分了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安全意识。

  本次直播是内蒙古日报社连续四年与相关单位开展暑期防溺水等安全直播和传播活动,关注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健康,通过直播活动传播安全知识,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通过媒体力量,倡导大家学安全、知安全、保安全。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专项行动,自治区教育厅、公安厅、水利厅、农牧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各地进一步拓宽防溺水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向师生传授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实现学校“教育人”、家长“看住人”、部门“管住水”有机结合,切实筑牢“多重屏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要闻
   第09版:鄂尔多斯
   第10版:视界
   第11版:社会
   第12版:公益广告
“生态绿肺”
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
十步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