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工人们进行分拣、包装。
林下破土而出的赤松茸。
工人们在林间采集赤松茸。
  □本报记者  鲍庆胜  实习生  佳佳  摄影报道

  日前,走进通辽市扎鲁特旗万物生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一派丰收景象。一排排赤松茸在林间整齐排列,密密麻麻地生长着。10多名工人穿梭在林间,精心挑选采摘长势正好的赤松茸。不一会儿,一个个塑料框内便装满了新鲜的赤松茸。

  “这两天采摘量逐步增多,昨天采摘2000多斤,今天能达到3000多斤。我们采完鲜菇,先放到冷库,再进行分拣、打包,然后用冷链发往上海。”扎鲁特旗万物生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奎伟介绍说。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我们从5月20日开始采摘,产出周期一直能持续到7月中下旬左右,总产量预计达12万斤,纯收入近15万元。” 沈奎伟说。

  扎鲁特旗万物生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2024年,合作社流转了30亩林地,开始种植赤松茸。得益于林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这里产出的赤松茸菌朵硕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清香可口,深受市场及外地客商的青睐。

  “这边的气候非常好,昼夜温差比较大,出来的蘑菇口感、品相上很受北上广深各大市场的喜爱,所以我们合作了好多年,每年出菇我都到这里收购。”上海富超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富超说。

  近年来,扎鲁特旗万物生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积极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以赤松茸、羊肚菌种植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让特色食用菌种植业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资讯
项目建设汇聚发展新动能
满城绿意勾勒宜居画卷
共享智慧药房投入运营
科技护航林果产业发展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大孤山村走上生态富民路
“放管服”改革出实招
老旧小区焕新颜 居民拥抱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