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20时50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航天员蔡旭哲已经完成5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目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近5个月,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进展顺利。按计划,乘组将于1个多月后返回地球家园。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第三次出舱任务,此次出舱他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安装碎片防护装置,这是个什么装置,为什么要安装它呢?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各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导致近地轨道空间碎片数量大幅增加,数以亿计的空间碎片随时都有碰撞空间站的风险,这会导致空间站舱体泄漏、设备失效等情况的发生。为此,航天员通过出舱活动,给空间站关键部段和设备等安装一个“铠甲”,这就是碎片防护装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学东解释:“目前来看,撞击概率已经比我们当初发射的时候偏高。为了保航天员安全和保空间站的平台安全,我们对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做一些防护装置装在舱外,那么碎片撞击之后,不会对舱体本身和航天员造成安全影响。”
据介绍,目前在中国空间站,舱外设施设备不断丰富、防护设施不断完善,航天员的舱外工作,对空间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营、降低碎片和流星碰撞危险系数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代表中国人漫步太空以来,已有18名中国航天员成功出舱。其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4次出舱创下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之最,王亚平是我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太空出舱的“90后”航天员……一个个新纪录,闪耀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多年来的非凡征程上。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