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公牛”驯服记

磴口县在刘拐沙头建成大型锁边林,切断了沙漠“入侵”黄河的通道。本报记者 包荭 摄
  □本报记者  胡芳  霍晓庆  

  帅政  包荭

  面前,是静静流淌的母亲河;背后,是绵延起伏的大沙丘。2米多高的菌草犹如一排排绿色卫士,将黄河和沙漠隔绝开来。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磴口县52公里,刘拐沙头是起点,这里也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握手的地方。

  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多年来,这头桀骜不驯的“红色公牛”疯狂肆虐,当地百姓饱受风沙侵害,磴口县68.3%的土地被它占据。它还每年将7000多万吨黄沙输入黄河,导致黄河河床逐年抬高,严重威胁下游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驯服这头“红色公牛”,减少泥沙流入黄河,阻止沙漠侵蚀河套平原,2008年,磴口县启动实施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一条长约4公里、宽约3公里的大型锁边林,有效切断了沙漠入侵黄河的通道。

  而记者看到的,占地3000多亩、2米多高的“巨型”菌草就是锁边林的一部分。它们适合沙区生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是用于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

  沿着穿沙公路驶向乌兰布和沙漠深处,一行行、一簇簇泛着新绿的梭梭在黄色的大地上一直延伸到天边,黑色的滴灌软管追随着梭梭一路铺设。这是位于磴口县防沙林场的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示范工程点。

  “2018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沙,现在4万亩梭梭将沙丘牢牢固定,到2023年接种肉苁蓉后,亩收入能达到6000多元,是优质耕地收入的3倍,并且一次种植可以收获15年以上。”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介绍,目前,全县累计栽植梭梭45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近12万亩,形成了从肉苁蓉种植、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依沙傍河使磴口县极具发展沙产业的禀赋。治沙产业化,是当地从实践中开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高勇介绍:“绿起来要与富起来结合、治沙要与致富双赢。在传统沙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引进、丰富特色沙产业业态,拓展以肉苁蓉、沙漠葡萄、光伏治沙、沙漠有机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沙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

  2011年,磴口县诺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在荒沙上植树、种葡萄、种红枣、建酒庄,将2000亩沙漠打造成了一座绿色产业园。“我的园子绿了,不仅能阻止沙子刮到老乡家里,还形成了长久的产业,带动老乡就业,我就觉得我做对了。”一路走来不容易,外地人孙金亮对自己倾尽心力和财力打造的园子充满深深地依恋。

  巴彦淖尔市圣牧高科生态草业有限公司则独辟蹊径,在乌兰布和沙漠建立有机奶源基地,通过治理形成有机草场,有机草料喂牛,牛粪还田,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种、养、加”一体化沙漠有机循环产业链,为更多沙产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样板;巴彦淖尔仁创科技公司利用科技创新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还在水稻田里养殖鱼、蟹、虾等水产品,形成鱼稻共生新模式;内蒙古洪涛沙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沙漠山药种植,长山药远销全国各地,亩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

  截至去年底,磴口县共有各类生态治理和沙产业经营主体90余家,新思路、新技术使80万亩沙漠披“绿”又生“金”,3000多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打造了乌兰布和沙漠可持续、可循环、可发展的治理新模式。

  通过不懈努力,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态势,“红色公牛”被驯服,磴口县境内沙漠向黄河输沙量减少到每年300多万吨。绿进沙退,在2010年和2020年10年跨度的磴口县卫星遥感图中得到生动体现。

  绿富同兴,让磴口县插上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翅膀。目前,磴口县境内近23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绿装,形成了160个湖泊绿洲,面积达到57.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4%扩大到现在的20.56%,林草覆盖率达到了37%。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我区8.6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
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我区10旗县入列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红色公牛”驯服记
我区将开展医疗机构 感染防控飞行执法检查
守好教育主阵地
稻花飘香鱼蟹肥
“泳”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