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比村里种的葡萄还甜!”

  □本报记者  魏那  王塔娜

  初冬时节,走进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只见田舍俨然,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

  村民张国利的家门口,葡萄串形状的门牌十分醒目,上面自上而下悬挂着“民族团结之家”“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光荣之家”等牌匾。庭院干净整洁,有序停放的摩托车、三轮车、电动汽车,仿佛也在诉说着这户农家小日子的蒸蒸日上。

  “我们家四世同堂,现在共有11口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3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来时曾称赞我们一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张国利说。

  张国利家右边墙上挂着一个相框,里面装了20多张照片,那些都是总书记来他家时留下的宝贵回忆。老伴儿赵国霞每天都会精心地擦拭,老两口时不时也会一起回忆当时的情景。

  2019年7月15日,是张国利一家最开心、最感动、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问收入、拉家常、看院落,和张国利一家以及当地干部群众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厚望,如巍峨连绵的马鞍山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两年多来,张国利家喜事连连。“我们迎来了小孙女,买了辆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收入也增加了,除了7亩地的收入再加上卖山货和打零工的钱,一年下来有七八万的收入。我还被聘为红色讲解员,每月有2500元工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张国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短短两年多的光景,马鞍山村也从一个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旅游网红打卡村,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摘帽。马鞍山也成了国家级3A级森林公园。村书记刘叶阳介绍,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项目,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文化旅游公司,建设了红色教育基地,发展农家院和民宿,又聘请了专业运营团队发展旅游产业,村里农家乐、红酒产业等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又流转了410亩土地发展林果产业,争取了水利项目保障山葡萄灌溉;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也在继续实施……

  “村庄变美了,村民收入提高了,精神生活富裕了,现在的日子比村里种的葡萄还甜呢!”张国利夫妇和记者分享着他们的喜悦,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主题宣传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鄂尔多斯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作出新贡献
我区政务诚信建设出新规 公职人员失信将影响晋升
自治区提出16项举措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生活比村里种的葡萄还甜!”
小庙子村的大变化
“大爱北疆 助康圆梦”公益行动 情暖残疾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 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 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同心同力,绘就民族团结壮美画卷
赤峰将在北京建设 京蒙协作科创产业园
革除积弊,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