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又极为重要的转型期,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让“双碳”目标成为经济转型助推器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吴铁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与总书记历年来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为内蒙古在“双碳”目标要求下推动经济转型,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扭转长期粗放发展形成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破题解题、见行见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内蒙古经济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又极为重要的转型期,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让“双碳”目标成为经济转型助推器,奋力谱写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做好增绿、减污、降碳的文章,才能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增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生态廊道和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加强黄河、西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保护治理,突出抓好“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等重点河湖湿地综合治理,完善“五大沙漠”“五大沙地”防沙治沙体系,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构建集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沙漠、沙地于一体的全域生态安全格局。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深化乌海及周边地区、呼包鄂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开展入河排污口、不达标断面水体综合整治,全面排查和整治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施污水处理厂精准提标工程,提升水环境质量。提升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农膜回收力度,开展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要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减碳与安全,有力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三区三线”,推动生态功能区走以自然恢复为主的路子,农牧业生产区走集约化、适度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城乡建设走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路子。完善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刚性约束制度,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强化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刚性约束。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宣传绿色文明理念,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支持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关键领域集中攻关,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打造一批高端新兴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智能化。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数字产业集聚效应,为经济发展培育新优势、注入新动能。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绿色化。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助推产业绿色转型。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内蒙古的使命担当。内蒙古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能源产业节约增效。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减碳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给方式。立足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个实际,推进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稳步、有序替代,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发电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广泛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壮大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引导各地立足优势特色,推进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推动中西部盟市把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挺在前面,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公共资源共享,增强区域产业、生态治理和公共服务合作,支持呼和浩特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包头建设战略资源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支持鄂尔多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呼包鄂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支持西部盟市加快产业迭代替代步伐,在突出产业特色和补生态环境短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好赤峰、通辽两个中心城市优势带动作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增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构建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民化质量和城镇化质量。
全力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切实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深化同俄蒙各领域合作,组织实施口岸枢纽扩能改造、联运通道能力补强、集疏运设施补短板等建设项目,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做实基础。明晰口岸和腹地功能定位,着力补齐短板,优化中欧班列开行布局,提升运行畅通水平,促进口岸与腹地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优化口岸资源配置,加强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枢纽节点建设,构建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以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呼和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促进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口岸节点,持续推动保税仓储、多式联运发展,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带动作用,推动内蒙古货源在口岸集散、扩大出口规模,推动进口商品在内蒙古落地转化。以“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班列+跨境电商”“班列+金融”模式推动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