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生百谷始春播 寒消暖来顺天时

谷雨前后,呼和浩特地区春播正当时。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杏花娇羞开放。 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乌素图杏林美景。本报记者 王磊 摄
  □本报记者  高瑞锋

  雨生百谷夏将至,4月20日10时24分,迎来谷雨节气。

  谷雨天,有暖意,但热未至,有凉风,但寒已消,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杏花吐蕊,桃花争艳,青草露头,柳条抽芽,到了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此时的内蒙古大地生机盎然,气候的温润提示着人们春播已经开始;春末夏至的交接预示着新一轮生活节奏的开启;厚服换单衣,让人们在顺应自然变换的轮回中,从情志到饮食也顺时发生着改变……

  节气文化滋养生活

  □苏永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一直广为流传。特别是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二十四节气的唯美画面以及描写节气的古诗,更加深了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二十四节气蕴藏着中国人洞察天地的智慧,蕴含着生存智慧与生活哲学,是先人立身处世的生活方式,是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极具个性的科学和文化遗产。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抗争中,我们的祖先寻找到了用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安排生活的活动规律,由此产生了相应的习俗文化和养生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由节气产生的农谚、养生方法等简单而又实用。比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秋风凉,想亲娘,想向亲娘要衣裳”“寒露百草枯”“立冬不使牛,强耕十垧地”……二十四节气及其文化,历经几千年沿用至今,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传统的节气依旧沿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节气逐渐习以为常,除了与节假日有关的节气外,其他的节气往往容易被忽略。尽管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就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由于没有了解节气的深刻内涵,久而久之就会在忙碌中对节气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特别是城市中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缺乏农村生活的经历,与农事密切相关的节气可能更不容易被记住。

  对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的来源、作用、重要意义,还要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更要保护、传承、弘扬这种文化。要利用节气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生产出更多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节气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合理安排人们的膳食、科学养生,增强人民体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宣传介绍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增进人们对节气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谷雨之耕作:温高雨少  春播开始

  谷雨意为“雨生百谷”,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顺应自然规律,每年谷雨前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派繁忙景象。

  “谷雨可以看作是全区主要农作物春播阶段的标志。”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武荣盛说,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全区的玉米和马铃薯自西向东开始播种,我区中西部地区进入大面积播种阶段。

  武荣盛说,这个时候,河套灌区的小麦已经播种的差不多了,玉米进入播种阶段,大豆、马铃薯预计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

  播种需要适宜农作物的气候条件。

  据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今年4月上旬,我区农业气象条件呈现“温高雨少,墒情较好”的特点,利于农业生产。

  旬内,我区麦播工作自西向东已全面展开。春小麦在河套地区已播种完毕,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通辽市分别播种6.3万亩、0.96万亩和5万亩,其余地区零星播种。目前,河套地区的春小麦已经进入出苗期。而谷雨时节的天气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非常适合玉米和马铃薯播种。

  “但是,也不排除倒春寒的可能。”武荣盛说,强降温天气会导致温度偏低,影响农作物播种作业,加之春天大风沙尘天气较多,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谷雨之习俗:敬畏天地  享受自然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相较于南方地区的姹紫嫣红,地处北方的内蒙古地区谷雨时节另有一番风味,桃花粉杏花白,满城街巷闻花香。

  千百年来,在这天地赐予的各色美景美味中,人们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并乐享其中,在顺天应时的生活节奏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习俗。

  谷雨时节,渔民要进行海祭,以祈求海神保佑出海顺利平安;茶农要摘“谷雨茶”,以辟邪清火明目;“雨前香椿嫩如丝”,北方此时正是食香椿的好时候;牡丹天姿国色,开在谷雨前后,亦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从古流传至今,谷雨赏牡丹是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人们闲暇时的重要娱乐活动。

  在内蒙古,谷雨时节无牡丹,却有桃花灼灼杏花夭夭,占尽了人间四月芳菲天的风流。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齐镇古城村因谷雨前后的灿灿繁花而为人所熟知。在去年举办首届桃花杏花旅游踏青文化节的基础上,今年4月12日,第二届文化节又在这里如期举行,持续10天。

  古城村有桃树、杏树、李子树4000多棵,占地百余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果木,远远望去,每家每户好似花屋般漂亮。每年4月中旬,古城村的桃花、杏花、李子花竞相怒放,村中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落英缤纷。这个时候的古城村,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吸引了众多摄影摄像爱好者和游人前来创作采风、观花赏景。

  而谷雨时节的呼和浩特,街头的桃花美景亦是随处可见,抬头入目,几步就有,转弯便是。大片的桃林、杏林美景更是多不胜数、各有姿态,公主府公园的桃花烂漫多姿,满都海公园的桃花疏朗婉约,青城公园的桃花清丽脱俗,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的桃花繁盛幽静;乌素图的杏花洁白似雪,毫赖沟的杏花灿若云霞……在桃花、杏花旖旎的倩影中,人们嬉戏、拍照、野炊、写生、读书……尽享春季最美的繁华。

  “习俗是在经年累月、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谷雨前后赏桃花、杏花,已成了呼和浩特人闲暇时最重要的乐趣。”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作家协会顾问高金贵说。

  谷雨之养生:养阳保肝  戒怒忌忧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

  千百年来,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古人总结出了四时气候变化和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说:“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

  内蒙古营养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国家公共营养师邢彦春说,“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只有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依据《黄帝内经》,此时养生重在‘养阳气’,养肝、健脾化湿。同时,春季空气中花粉毛絮飘散,还需防过敏。”邢彦春说,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阳气”不足,到了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所导致的。  

  邢彦春认为,谷雨时节养生应从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食调养三方面着手。

  他说,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并常去户外走走,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机,以利春阳生发之机;

  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克服情志上倦懒思眠状态,以助生阳之气升发;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春季人体腠理开始变的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春季不宜顿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兴安
   第09版:要闻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要闻
   第12版:要闻·广告
辽中京城: 见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雨生百谷始春播 寒消暖来顺天时
开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