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给村民增收新希望

  □本报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通讯员  王泽浩

  近段时间,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新华村经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秋浇,为来年春播、土地增产丰收奠定基础。

  正在地旁观察秋浇情况的村民张蛆仓告诉记者,新华村紧邻黄河,土地盐碱化问题严重,改成高标准农田以后,土地平整了,小田变成了大田,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沟渠也修到了田边,灌溉方便,省时省力,效益比以往好很多。

  “通过这次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的葵花产量一亩地能提高四五十斤左右,今年葵花价格也可以,每斤5块多钱,亩均收入比往年增加了几百块钱,葵花的皮毛亮度各方面都挺好,挺受货主欢迎。”张蛆仓说。

  新华村原党支部书记王殿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此次我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近200户农民的一万余亩农田,以前这里地界杂乱、渠沟混乱,浇灌、排水、机械化作业等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改造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他说,以前因为渠沟不规整,排水不通畅,遇到水涝灾害损失非常严重,今年村里的很多葵花地也遇到了水涝灾害,但是改造过的这一万亩地相比周边没改造的农田来说,受灾情况明显小很多。

  王殿新介绍,2021年5月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批下来以后,当年10月份秋收一结束,马上开始动工,实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整治模式,■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杂乱的地块界、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改造农田面积10375亩,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渠沟、修建机耕路等,现在的新华村,“巴掌田”变成了“整片田”,田间小径相通,渠沟相连,集中成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新华村土地因盐碱化问题严重,以前只能种植比较耐盐碱的葵花等作物,改造后的土地改善明显,今年因为刚刚改造完成,时间比较仓促,整体种植了葵花,明年该村计划尝试种植小麦、玉米、打籽西葫芦等多种粮食作物。

  “党和政府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而且这次改造我们老百姓一分钱也没花,都是政府出的钱。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一定会把土地经营好,让日子越过越好。”张蛆仓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始终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坚持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扎实有序推进。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旗共有19个项目片区,总投资3.2亿元,总建设规模达2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现代农业集中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乌拉特前旗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000多家,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3万亩。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新华村经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整整齐齐、集中连片、精美如画,村民开着三轮穿行于田地中的路上,脸上尽是满足。从他们的谈话中,记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农民对改造后的农田带来产量提高的欢喜。土地综合质量的提升,也吸引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目光,现代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正逐步实施,这又为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和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等先进种植技术提供了条件。

  【点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坚持抓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提升了土地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土地面积。同时,配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为集中连片粮食生产创造了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社会
   第06版:通辽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出彩
习近平同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 就中刚关系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稀土+”的百变魔力
“小书屋”凝聚“大力量”
王莉霞检查呼和浩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奋力推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给村民增收新希望
阿拉善盟消化处置闲置土地11136亩
我区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在乌兰察布成功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