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高质量发展发出了新的动员令,这为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了科学指引。
《内蒙古日报》策划推出“圆桌访谈”系列报道,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主题,以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目标,约请盟市、厅局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畅谈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和举措,展现内蒙古奋进新征程的崭新实践。今日推出系列报道首篇,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霍晓庆 李玉琢 郭洪申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发出高质量发展动员令——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内蒙古上下闻令而动。
上百辆工程车开进库布其沙漠,沙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先导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内蒙古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将采用网格员+无人机+地面感知系统+遥感卫星联合监测手段,实现林草资源天空看、地面查、网上管。
“东数西算”工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很多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国云谷”初具规模,将为谋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注入澎湃的绿色动能。
……
瞄准绿色、低碳,创新思维、路径,内蒙古迅速行动,密集推进项目建设;聚焦五大任务落实,内蒙古自觉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久久为功,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一路驰骋,奏响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进行曲。
谋定“生态优先”锚定“绿色发展”
3月6日,西辽河干流通辽市总办窝堡枢纽实现了2002年以来首次春季过水,恢复西辽河生态又向前迈进一步。
3月16日,呼伦贝尔市发布2023年1号林长令,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保护林草资源。
实践证明,抓生态就是抓发展,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说:“呼伦贝尔拥有良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地域全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不断深化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呼伦贝尔实践。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保护,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草原改良修复、退牧还草等重大保护修复工程,推动生态从单要素、单领域、单目标转向多要素、多介质、多目标系统治理,■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作为生态大市,呼伦贝尔已经将全市67.8%的区域划入红线范围,设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意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耀眼的底色和价值。
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资源管理部部长杜彬说:“大兴安岭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护好这里的生态才能谋更好的发展。森工集团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建设的主责主业,构建‘严’的管护体系、‘优’的经营体系、‘早’的减灾体系,力争到2030年,以占全国3.8%的森林面积实现国家森林蓄积增长10%的目标,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扛起使命担当,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老路子,聚焦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生态之优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内蒙古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行动有力。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生态优先倒逼发展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呼唤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内蒙古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欧阳丽娜说:“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抓住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将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抓住关键环节,让产业“绿”起来,让绿色产业多起来,从自治区到盟市,各地各部门找准定位,立足特色优势,纷纷拿出务实举措,开辟新赛道。
通辽市抢抓国家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的机遇档口,着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非资源产业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规划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铝镍硅基新材料等9条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奇·达楞太说:“我们将以‘绿色’为基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着重做好工业绿色转型、清洁能源替代、能产融合发展3篇文章。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新建项目‘两个先进’审查标准,2025年实现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应改尽改’。加快实施6个工业园区绿色循环改造,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推进风光资源开发,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占比提升至6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达到35%以上,实现由化石能源大市向清洁能源大市转型。”
高润喜说:“要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真正把生态潜力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龚明珠说:“一直以来,内蒙古着力从动力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创新驱动、新经济成长、要素升级、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保障等路径多维统筹推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战略定位、符合内蒙古实际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力推进五大任务建设,正确处理好投资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守好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全面加强各领域资源节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GEP和GDP双向转化持续释放绿色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久久为功的保护和不遗余力地修复,让良好的生态正成为“绿色不动产”和“幸福提款机”。
呼伦贝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全区首单林草碳汇价值保险成功落地;森工集团以绿生金,先行先试进行碳汇交易,把“空气”变成了钱,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药、林菌、林畜等;阿拉善向沙漠要效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肉苁蓉、锁阳和沙地葡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3万多农牧民从事沙产业……
“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尽管生态产业化取得一定发展,但‘大资源、小产业’问题仍然存在。”欧阳丽娜一针见血。
如何进一步释放绿色红利,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
内蒙古森工集团碳汇办主任、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包国庆说:“林业碳汇作为凝结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优质生态产品,将架起碳排放权市场与生态建设企业的桥梁,打通GEP向GDP转化的通道。作为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大兴安岭森林存储的二氧化碳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森工集团将继续积极开展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全力以赴扩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和碳汇项目储备区。同时,努力探索构建区域碳中和市场,发挥内蒙古东部区生态优势和西部区经济优势,着力破解林碳资源闲置和碳排放空间供给不足并存的难题,开展区域碳中和试点,形成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
高润喜说:“要树立创新思维,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要聚焦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以争创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抓手,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确权登记、供需对接、经营开发等方面深耕细作,突出做好经营土地和碳汇指标交易文章,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肇晟说:“按照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在向森林要食物上实现破题。2023年,自治区林草局将牵头编制完成《自治区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围绕建设‘果篮子’‘菌篮子’‘药篮子’,大力发展果、菌、药等特色林产业,着力推动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4个优势产业发展,年内4个优势产业总产值、总产量要分别达到100亿元和45万吨,全区林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欧阳丽娜建议,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沙资源,提高林草沙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森林康养和生态体验等生态旅游产品。同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度,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及实现路径。
新的征程开启新的远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之优赋能高质量发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美丽中国建设铺展北疆壮美画卷,内蒙古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