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 自治区党委牢记嘱托,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鲜明提出要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一部署要求,积极投身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模范自治区”的建设、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把好正确方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激发全区各族人民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热情和干劲。要增强大局意识,把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各项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落实落地。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关键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强化工作合力,提升工作实效。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需要通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凝心聚力。要树立整体战略思维和大局观念,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建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健全全员化、分众化、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努力把“模范自治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思路、改进措施,以自觉的引领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自觉的担当行为、积极的创新思维,深化民族团结工作的经验总结,探索做深做细做实相关各项工作的创新思路。一是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建立健全监测监管、应急处理、网络舆情联动处置及风险评估预防机制等,有效防范民族团结工作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二是要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认识边疆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肩负的特殊使命,聚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等重点任务担重责、做实功。三是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遵循民族基本制度与政策,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更好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坚决纠治突出和强化民族差异性、忽视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做法。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依法行使好自治权,有力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四是要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的载体和方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完善创建标准,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取得实在成效;大力挖掘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用好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五是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确保到2025年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推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落地见效,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提供坚强保障。
共同的荣誉需要共同呵护。新征程上,我们要紧紧围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一目标,凝聚起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力量,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模范体现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让“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绽放出更加亮丽的时代风采。
(作者单位分别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内蒙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