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原因林林总总:一是用人导向不够鲜明,干部“能上不能下”;二是问责追责泛化,干部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三是文山会海迎评送检,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劳而无功
■“担当作为好干部”命名活动是“真刀实枪”,让干部切实相信凭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
曾经一段时期,政治生态“不甚理想”的内蒙古,部分基层干部一度缺乏激情、不在状态,一定程度存在着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022年以来,内蒙古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打出命名百名“担当作为好干部”、建立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容错纠错等一整套“组合拳”,目前当地干部担当作为的士气大振,火热地投身干事创业之中。
“担当者”“实干家”露头角
“闪躲者”“混事官”没出路
受涉煤腐败倒查20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影响,内蒙古千余名干部落马。在通辽,从原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四套班子”班长到市直部门、旗县党政主官接连落马,换届时一度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一段时期内,当地少数干部观望徘徊,不争政策不跑项目,更不解决难题,疫情期间有的“逍遥官”竟多次聚众赌博。
回想当时的官场生态,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何奕峰感叹:“要么明哲保身,不想揽事;要么自身有事,干不成事;要么安于现状,不愿干事;还有的作风漂浮,爱干闲事。不少人工作畏首畏尾,不推不动,推一推动一动。”
与政治生态恶化相伴生,内蒙古经济发展也一路下坡。2020年全区GDP滑至全国第22位,与第15位的历史最优排位相距甚远。新一任内蒙古党政主要领导急了,明确提出要做大经济总量,重回全国中游,更要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然而,艰巨的目标还得靠人来完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成为首要任务。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凯说:“这件事既重要又迫切,办不好,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好干部就要好好用,好干部用不起来,用人导向就树不起来。去年9月,自治区党委召开“担当作为好干部”命名大会,对各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100名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激励,其中有70名目前已得到提拔。
受表彰的干部,有的是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的“猛将”,有的是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的“闯将”,还有的是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的“干将”。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的冀文明,疫情期间连续作战50余天,参与调运物资11万多件,帮助98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现已提拔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锡林郭勒盟交通运输局局长于海成,从推动乌拉盖全域生态旅游,到推进阿巴嘎旗牧区现代化试点,再到锡林郭勒盟“五横五纵”公路网建设,在每个岗位上都解难题、创佳绩,现已提拔为乌兰察布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察哈尔右翼前旗委书记冀宏,任职仅2年,就打造出全国最大薯条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日光温室大棚、乌兰察布市最大肉牛养殖基地,为脱贫后底子薄弱的察哈尔右翼前旗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我非常荣幸被命名为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成了100人的其中一员。到现在还清晰记得,自治区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勉励我们,珍惜荣誉、再立新功,永不愧对‘担当作为好干部’的称号。”现升任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乔允利坚定地说,“被命名‘担当作为好干部’以来,自己坚守初心的信仰更加牢固,担当使命的信念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更加振奋。”
集中选树干部典型,并集中大规模晋升,这在内蒙古属首次,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作用显著。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等一大波政策,眼下,从自治区到盟市、旗县的干部队伍全都“急起来”了,领导干部大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当地一些干部感慨:“内蒙古曾经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当时‘不抹油自转’的状态如今又回来了!”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内蒙古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5个百分点。
鲜明地“上” 坚决地“下”
大胆地“容”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原因林林总总,内蒙古更多从组织上找原因:一是用人导向不够鲜明,干部“能上不能下”;二是问责追责泛化,干部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三是文山会海迎评送检,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劳而无功。当地坚持问题导向,在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基层减负等关键环节,拿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举措机制。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既戴帽子也摘帽子。为跳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躺平”怪圈,内蒙古鲜明亮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用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结合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对自治区直属部门、12个盟市和103个旗县委书记直接进行年度考核排名,将结果作为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大胆重用优秀干部,打破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比如,内蒙古一地级市宣传部科长直接提拔为副部长,打破科长要先到外单位过渡再提拔副部长的多年惯例;兴安盟3名“90后”干部从驻村第一书记破格提拔为镇党委委员。“我52岁提拔为副处,谁还能说35岁是提拔副处的最大年龄呢?”去年由包头市固阳县银号镇党委书记岗位,提拔为副县长的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刘迎旭说。
动真碰硬调整不作为干部,一批干部“腾位子”。自去年9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共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22人,其中正厅级11人、副厅级9人。去年,全区调整不担当不作为、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264人,形成“庸者下、劣者汰”局面。比如,2022年自治区党委在巡视中发现,一名直属厅局负责人长期不作为,导致许多重大项目无法立项,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之后其被调岗。
切实容错纠错,为实干者“无心之失”“探索之误”撑腰。长期以来,容错纠错喊得多、做得少。对此,内蒙古提出容错纠错8条意见,细化情形界定,列出正负面清单,综合干部一贯表现及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征求单位党委及相关部门意见,再确定是否进行函询。应容必容、能容尽容,给敢闯敢拼者吃下“定心丸”。
包头市昆都仑区一干部提名考察期间被人举报,区委书记金永丽经综合考虑,拍板让该干部一边正常考察一边接受调查,结果证明该干部被诬告,正是一把手的担当作为,没让好干部被耽误和冤枉。包头市哈林格尔镇党委书记王江澜,曾因工作激进受严重警告处分,但在近几年的征拆工作中,他“将功补过”,攻坚克难、全力保障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前期建设,被命名为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
狠下决心为基层减负,强化基层干部待遇。去年以来,内蒙古以更大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指“会议多、活动多、外出多,调研报告少、工作思路少、解决实际问题少,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简称“三多三少三慢”)问题。202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文件同比精简14%,全区性会议同比减少22.5%,其中开至旗县的全区性会议同比减少43%。“现在,旗里每周二、周四为无会日,让干部们放手去实地调研、外出跑项目。”冀宏说。去年该旗共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旗等11项国家级荣誉,数量超过去10年之和。
内蒙古还克服财政压力,拿出专项资金,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苏木乡镇工作补贴,乡镇干部收入月均提高约1000元。“这一千多块,既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保障,更是莫大的精神鼓舞。”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镇党委书记赵洪说。
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落地生根
快马加鞭干事创业
当前,内蒙古仍处在修复政治生态的过程中,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担当作为常态化激励机制的建立,为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除了自治区选树“担当作为好干部”,内蒙古各盟市、旗县层面也在推开这项工作。比如,通辽市旗两级常态化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工作,对评出的好干部给予职级晋升或提拔使用,进一步树立实绩实干导向。扎鲁特旗从39名“担当作为好干部”中已选拔使用8人。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勇说,跟以往任何荣誉都不同,“担当作为好干部”命名活动是“真刀实枪”,让干部切实相信凭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内蒙古各地正在将这个活动常态化搞下去,对先进模范干部组织上继续褒奖重用,大力宣传,把“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活动打造成品牌,把内蒙古干部良好形象在全国树起来。
干部任用对考核的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巴林右旗探索实施“督考联动”机制,抓实平时考核,突出过程管理,把平时“算小账”与年底“算总账”相结合,打破以往年终考核“一刀切”的问题,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针对退出领导“责任弱化”“岗位虚化”“人员边缘化”等难题,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完善考核管理,探索“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在岗履职、无为追责”的干部管理模式,让“退二线”干部重返“一线”担当作为,从去年至今,该旗共提拔晋级退出领导岗位干部40人。
刚性约束强调的往往是底线要求,要真正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关心与厚爱同样不可或缺。近几年,内蒙古关爱干部身心健康,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承担起肩上的责任。阿鲁科尔沁旗是离赤峰市区最远的旗。此前,王欣慧由赤峰市政协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提任阿鲁科尔沁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回家探亲非常不便。赤峰市出台市委管理的易地交流任职领导干部往返交通保障办法,为全市像王欣慧这样的100余名易地交流任职干部解决了住房、探亲等切身问题,让担当作为干部安心又安业。
皮肤黝黑,大手起茧,笑容朴实,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黑土地里,旗委书记谭华弯下腰,有说有笑地与种粮大户在庄稼里除苗,没有一点官架子。正是这个天天与基层打成一片的“大老粗”书记,去年带领全旗干部群众实现粮食产量“二十连丰”,地区生产总值首破百亿元,全旗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
“头雁”引领,“群雁”齐飞。全区干部队伍中“焕发”出的担当作为精气神,让周凯很有感触。他说,以自治区党委常委的担当带动省级领导干部担当,以上级的担当带动下级担当,以“一把手”的担当带动班子成员担当,以班子成员的担当带动广大干部担当。这“四个带动”,正在带出担当作为的好氛围,带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瞭望》202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