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

让非遗在传承保护中绽放光彩

  本报鄂尔多斯8月6日电  绿树浓阴夏日长,风暖人间草木香。盛夏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繁花似锦,绿荫如海,到处生机盎然。癸卯(2023)年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非遗传承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身着盛装相聚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共同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极具特色的民族习俗。

  成吉思汗祭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近年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激活非遗融合发展新动能,拓展文化宣传推广渠道,推动非遗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坚持保护为主,开展非遗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科学保护传承发展“成吉思汗祭典”文化,办好“成吉思汗陵文化论坛”,积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措并举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5名,让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代代传承。充分发挥成吉思汗智库专家组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和高等院校资源,有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找准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阐释好成吉思汗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作用与贡献,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与鄂尔多斯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体系。

  举办特色活动,打响非遗文化品牌。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结合打造“草原秘境 多彩成陵”活动,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创造性、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充分利用各类节庆活动和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民俗展演、民族歌舞等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整理出版成吉思汗古籍文献丛书30多部,进一步规范充实传统非遗活动内容和仪式,依托成吉思汗“四时大典”,树立成吉思汗文化品牌;全力打造“鄂尔多斯婚礼”,举办马文化节等延伸性民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成吉思汗祭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促进中华非遗文化生动呈现,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广泛认同。同时,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非遗文化活动盛况,扩大非遗文化的吸引力、覆盖面。据了解,癸卯(2023)年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非遗传承活动期间,成陵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祭祀群众8.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

  打造文创产品,推动非遗融入生活。让非遗走进生活才是最好的传承。为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充分体验“身边的非遗”,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积极盘活特色非遗文化资源,探索开发实际利用路径,加快推动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依托传统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非遗文化资源,推出适合大众消费的学习用品、服饰等20多种以非遗活动为主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广泛好评;将非遗文化传承同开展乡村振兴相结合,鼓励支持当地群众通过学习传统技艺,实现生产性就业增加收入,旅游区周边民族商品、特色餐饮店备受游客青睐。

  (孙宏民  郭佳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文件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农牧民新添哪些增收“秘笈”?
西兰花抢“鲜”上市
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大而完整
文旅融合“融”出精彩
草原那达慕 全域皆可游
一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程
“一卡通”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86.86亿元
让非遗在传承保护中绽放光彩
中医药(蒙医药)成果展走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