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荣地区文化角度,接续谱写“北疆文化”鄂尔多斯篇章。
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汇交融之地,形成了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将立足这些特色资源,在“北疆文化”建设过程中,持续打好地区文化品牌。一是打好“特色牌”。立足7万年前的萨拉乌苏遗址、4000年前的沙日塔拉遗址、3000年前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以及大量的古迹遗址,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以及河套人、青铜器等考古研究,努力推出中华优秀文化研究应用成果,为“北疆文化”建设填充新史料。二是打好“红色牌”。围绕鄂尔多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留下的火红印记,组织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征集、研究工作,注重挖掘“独贵龙”运动、三段地革命根据地、桃力民抗日根据地等红色资源,推进一批红色遗存保护项目。三是打好“融合牌”。依托境内独有的大河、大漠、大草原、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和农耕、青铜、古迹、非遗等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打造全国旅游休闲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从发挥政协所能维度,全方位助力“北疆文化”品牌打造。
一方面,在强化认同、广泛凝聚共识上做文章。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立足界别优势,广泛开展“讲、听、聚、引、帮”等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活动。做好政协文史工作,组织相关史料的征集、整理、展陈与研究。加大“北疆文化”宣传力度,统筹各级各类资源,用好政协云APP和“一微一刊一站”,多层次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唱响“北疆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建言资政、发挥专门协商机制作用上见实效。围绕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长城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协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协商问政,拿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措施。推动中长期课题向“北疆文化”建设集聚,通过长期跟踪研究,探寻“北疆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加强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建设,引导相关领域智库专家发挥专业优势,汇聚“北疆文化”建设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