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以学促干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以学促干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看不够美丽中国,望不尽繁荣景色。心中有一团火为你炽热,我爱你中国、爱你中国。”5月31日,一首深情表白祖国母亲的歌曲《看不够美丽中国》拉开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千里送文化、艺术进边防’系列慰问演出活动”的序幕,点燃了当地各族农牧民群众、边防派出所民警、边防部队官兵们的热情……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内蒙古艺术剧院与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边防办)联合举办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千里送文化、艺术进边防’系列慰问演出活动”。活动分西部、中部、中东部、东部四个区域,分别赴二连浩特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地边防连队、哨所分4期开展慰问,覆盖内蒙古8000里边防线,将最接地气、最聚人气的节目带到边防官兵的身边,为丰富戍边生活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推动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聚人力、添助力、增动力。
目标昭示方向,要求拎起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总要求、根本任务、五个方面目标等方面,明确了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内蒙古艺术剧院牢牢把握这些目标要求,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艺术剧院围绕主题教育总体要求,确定调查研究课题28个,调研地点区内覆盖12个盟市文艺院团,向外延伸至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六盘水、淮安。同时,定期召开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交流调研成果,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建立台账,全程调度。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牵头成立调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安排调研工作,每周以在线表格的方式灵活调度各组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深入实地,扎实调研。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和5名班子成员对领题的8个调研课题共开展调研31次,交流43次,下沉各级单位311人次。剧院各部门领衔20个课题共开展调研64次,交流72次,下沉各级单位245人次。经过深钻细研,8个调研课题共发现涉及剧院创作、演出、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39个,目前均已整改完成。针对院党委和班子成员调研发现的39个问题,提出解决措施48条;针对各部门调研发现的48个问题,提出解决措施49条,共完成调研报告28篇。
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精品 擘画舞台艺术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近年来,一部部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亮相区内外舞台。
人民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6月22日,内蒙古艺术剧院“人民剧场”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以“民族团结心向党,同心共筑北疆情”为主题拉开了文艺为民演出的帷幕。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艺术文化的魅力,内蒙古艺术剧院在呼和浩特市宝鼎广场搭建了“人民剧场”。群众喜欢什么节目就演出什么。按照群众的观看意愿编排节目,主要有歌舞、民族曲艺、二人台、杂技、京剧、民族乐器、合唱团、交响乐、话剧等数十种表演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对舞台艺术的需求。在宝鼎广场和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演出期间,不仅吸引了广大市民,也吸引了大量来呼旅游的游客,大家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刺激了周边商业消费,拉动了服务产业发展。“人民剧场”在每年的5月—10月6日,每逢节、假日上午和晚上演出,每年演出50场左右。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创作方法有100条、1000条,但是内蒙古艺术剧院深知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该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狠抓艺术创作生产,推进重点作品5部:民族歌剧《江格尔》、民族管弦乐《北疆畅想》、交响组曲《绿色长城》、话剧《站台》《高高的兴安岭》;启动新创作品3部:歌舞剧《昭君出塞》、专场晚会《绽放绿色北疆》、蒙古剧小戏小品专场晚会;修改提升重点作品2个: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民族曲艺专场晚会《拉起四胡唱新歌》。创作完成中小型作品20余个:有歌曲《春天里的雷锋》《一起拼未来》《大漠东风》、群舞《森林知音》《溢满阳光的森林》、杂技团原创节目《守·望》等。策划启动实验剧场第二季,完成沉浸式儿童剧《冰箱里的咕噜噜》剧本创作。完善和细化艺委会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评审会、作品验收会共计29次。组织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大型作品5部,小型作品12部,传播交流推广资助作品1部。持续推进“学·创·演”结对子帮扶工作,选派剧院编导9人次赴全区5个盟市5支乌兰牧骑进行剧目创作帮扶指导。
另外,内蒙古艺术剧院积极开展各类演出交流活动,2023年1月-8月31日演出407场,其中下基层演出196场、巡演57场、边防哨所演出83场。
新时代艺术创作呈现蓬勃向上、繁荣兴旺的可喜局面。内蒙古艺术剧院广大艺术工作者将继续立足现实、深研创作,认真总结主题性艺术创作经验,持续创新发展,不断推动主题性作品创作攀登新高峰,将“人民剧场”打造成为自治区的文旅品牌。
弘扬北疆文化 培根铸魂 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培根铸魂
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新要求,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打响区域代表性文化品牌的有力措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体现。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颗耀眼明星。内蒙古艺术剧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积极探索如何用文艺的方式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发展新亮点。
漫天飞雪,倏然而至。英勇的战士,桀骜的战马,惨烈的战场,眼前的鲜血和牺牲,是否在大雪覆盖下便归于沉寂,仿若宁静一如往昔?然而战士朝鲁还活着,只是陪伴他一起征战的战马尕腊——那是爱人珊丹亲自交于手中的亲密伙伴,紧紧依靠在他怀里,就此逝去了。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的舞剧《骑兵》再次升级归来,引得观众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舞剧《骑兵》经过多次改编升级,以舞台艺术作品践行文化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围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一主题,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了舞剧《骑兵》、歌舞剧《昭君出塞》、歌剧《江格尔》、交响曲《灯塔》等一批舞台艺术作品;修改提升乌力格尔的《钢铁熔炉》、叙事民歌《张玉玺》等一批小作品;党史短剧《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在各大院校、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基层等进行了惠民演出。
聚焦“五大任务”,用文艺精品达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目的,诠释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围绕“两个屏障”,创作了交响曲《绿色长城》、舞蹈《第一束阳光》、专场晚会《绽放绿色北疆》等,选派4名创作人员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创作了卫国戍边题材歌舞剧《望远镜》;围绕“两个基地”,修改提升了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民族曲艺专场晚会《拉起四胡唱新歌》;围绕“一个桥头堡”,开展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全国巡演。
通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全面展示了内蒙古新时代形象的舞台艺术作品,让“北疆文化”品牌在主题教育中绽放光彩。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点点滴滴润心扉,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如同和风细雨般润泽辽阔的祖国北疆大地,激励着内蒙古各族文艺工作者守望相助、团结奋进,谱写新时代内蒙古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辉煌篇章。
(武峰 郭伟伟)